|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于韶东,现任上汽通用东岳汽车有限公司南厂油漆车间电气工程师、上汽通用东岳基地电气维修工匠创新(孵化)工作室首席技师。多年来,他扎身一线对喷漆机器人核心部件进行持续攻关,通过自主设计改进电路,实现了设备多种精密模块的自制,也使自己成长为一名电气维修方面的专家,获得国家专利5项、公司创新攻关一等奖4次、SGM创变奖2次、山东省机械工业技术创新大赛三等奖和山东省国防机械电子系统合理化建议优秀成果奖,还先后荣获烟台市五一劳动奖章、烟台市劳动模范、山东省国防机械电子系统“齐鲁行业工匠”、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
奋力攻坚,核心技术突破封锁。公司油漆车间的设备当初是由德国DURR公司设计安装,国外设备占比达百分之九十以上,在保证稳定运行的基础上,设备需要不断地升级改造,花费巨大。特别是车间喷房机器人RC控制器电源、伺服驱动器、比例控制器等是机器人的核心部件,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各部件故障频发,由于机器人产品升级,国外备件供应商停产原设备备件,正常情况下只能被迫升级整套设备。针对这种受制于人的情况,生性不服输的于韶东决定对电源模块进行研究,他通过电路分析、测量、网络查询、测绘掌握每一个电子元件的功能、特点、参数;设计制作电路板,进行多次反复改进和验证,经过一年半的时间,终于开发出自己的电源模块,消除了国外厂家的技术垄断,并且产品在性能上更胜一筹。 |
功到其成,技术创新成果丰硕。汽车制造是流水线作业,一个设备停机就可能造成工厂全线停产,损失巨大,如何预防和减少设备停机时间成为设备维修人员重要攻关项目。于韶东所在车间有20套机运系统SICK安全光栅,投产初期出现一系列头疼的问题,经常误报警,对生产影响较大。他通过研究电路,查阅资料,经过现场大量的实验,摸索出SICK光栅的习性,将光栅的安装方式进行调整、屏蔽开关进行改进,最终解决了一项设备供应商都头疼的问题。油漆二区喷房面漆机器人机运系统包括三整套机运链系统,设备供应商将三个区域合并成一个安全系统,系统内任何安全、急停报警,三条面漆生产链都会急停,设备运行综合效应不足。于韶东通过对原系统安全连锁的研究和现场反复验证,在不影响机器人及工艺系统的情况下,和公司安全工程师协作对整个喷房安全系统进行评估然后重新设计、重新布线、重新分配。改进后的新系统将面漆喷房分成三个安全区域,安全连锁互不干扰,喷房的维修响应、产能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此外,他还采用发光管+电阻的串联,模拟灯泡的电流、电压,成功地将原光栅屏蔽灯泡进行替换,在功能完全满足的情况下,有效延长了屏蔽灯的寿命,改进后的光栅屏蔽灯,10年来从没有出现过故障。 |
言传身教,技术传承引领发展。2019年5月,于韶东主导搭建了SGM东岳基地电气维修工作室,他带领团队主攻SGM四地高值电气部件的自主开发与修复,并依托电气维修工作室展开工匠孵化培训。在工作开展过程中,他开发培训课程16项,成立了变频器维修小组、电路板维修小组、产品开发小组等专业小组,为公司培养高技能维修人员6人。为扩大备件自主修复成果,在于韶东的支持下,SGM各基地也纷纷开始组建备件维修工作室,开发、修复更适合自己的备件,降本增效、提高设备稳定性。喷漆机器人高值部件自主开发与修复工作,连续四年取得东岳基地创新攻关一等奖,累计节约备件费用500余万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