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工人日报
       从内忧外患、风雨飘摇到国泰民安、山河锦绣,回望来时路,中国共产党100年来带领全党全国人民栉风沐雨、披荆斩棘,取得了伟大成就。
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锻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重庆两江新区93岁的抗美援朝老兵李百操是大竹林街道星汇社区居民,在他家中,珍藏着军功章、军功证明书、军装照等勋章和荣誉:红闪闪的军功章、60余年前的军功证明书述说着荣誉和奉献;泛黄的军装照里英姿飒爽,目光中透露着军人的坚毅和自豪……
提起抗美援朝那段经历,李百操思路清晰、记忆深刻。回忆峥嵘岁月,李百操思绪万千,为笔者讲述了战火纷飞的年代下,为国为民冲锋陷阵的热血故事及所见所感。
在枪林弹雨中穿梭
1928年,李百操出生在重庆市奉节县青龙镇,自幼家境贫寒,父亲早逝,母亲腿脚不好,靠种田拉扯大三个儿子。李百操是家中长子,早早就承担起生活的重担。
1948年冬天,李百操和族中堂哥路遇土匪,在紧急时刻李百操跳崖逃生。回忆起这段经历,李百操话锋一转说道:“解放之后社会稳定,我打心眼里感激共产党。”李百操说。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仿佛《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唱的一般,1951年5月,就着一腔保家卫国的青春热血,才20岁出头的李百操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李百操回忆道,当年,“争上前线、枪林弹雨、死守战壕高地”这句话在他眼里是这场战役的真实写照。
“那时候物资紧缺,靠高粱米、小米维持生活。”李百操回忆,美军飞机的疯狂轰炸,切断了志愿军的食物供给线。当时为躲避敌人的轰炸,他和战友们连续在战壕里面呆了十多天,还多次与敌军交锋。
因身体素质过硬,李百操有了另一番人生际遇。1952年1月,李百操体检合格后,被选送回国在哈尔滨航校学习,他说:“我们学习的时间抓得很紧,如饥似渴地学习飞机制造、空中通信、射击等课程,毕业时我还获得‘优秀学员’称号。”尽管已经过去了六十多年,李百操对当年的学习生活仍然记忆犹新。
记者了解到,毕业后,李百操被分配到南京学区十一师二十一团一大队担任飞行员,1953年9月,李百操又到徐州的部队担任飞行射击员,因他能力突出,后荣获三等功。其间,加入中国共产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