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830|回复: 0

为科技创新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

发表于 2021-3-18 14:58:1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海报设计:张倩
  3月16日出版的第6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文章着眼中国强盛、民族复兴,就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做出一系列部署安排,其中包括基础研究应该如何破题、如何强化,言之谆谆,意味深长。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近年来,我国基础研究虽然取得显著进步,但同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明显差距,基础科学研究短板依然突出。比如,企业对基础研究重视不够,重大原创性成果缺乏,底层基础技术、基础工艺能力不足,工业母机、高端芯片、基础软硬件、开发平台、基本算法、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等瓶颈仍然是阻碍科技创新的“拦路虎”。也正是因为基础科学研究领域跟不上、自主创新不足、关键性技术缺失,我国在工业、农业等一些领域遭遇“卡脖子”技术难题的现象时有发生。
  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改变“卡脖子”问题,必须直面问题、主动作为、攻坚克难,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抓住大趋势,下好“先手棋”,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要明确我国基础研究领域方向和发展目标,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对开展基础研究有成效的科研单位和企业,给予必要政策支持。同时,创造有利于基础研究的良好科研生态。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中央本级基础研究支出增长10.6%,落实扩大经费使用自主权政策,优化项目申报、评审、经费管理、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努力消除科研人员不合理负担。一揽子利好政策,为支持和加强基础研究夯基垒台,也为有志于基础研究的科技工作者提供了施展才华、自主创新的沃土。
  基础研究是一个持续累积的过程,打好基础方能储备长远。广大科技工作者要主动承担重任使命,发扬甘于坐冷板凳,勇于做栽树人、挖井人的精神,加大基础研究力度,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为科技创新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为我国向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迈进贡献力量。(宋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