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29|回复: 0

被迫的精打细算不值得推广

发表于 2010-12-10 07:49:5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人民日报》发表整版文章称《少花钱,生活一样精彩》,是说在高通胀之下,应该怎么省钱并痛苦的忍受生活。比如如何“穷游”啥的,以及如何从一个可以高质量的生活转移到随时带着记账本的日子。

  当然,这并非是说少花钱有什么错。咱要这么看这个问题:简单、节俭的生活也算是一种很时尚的生活,低碳并健康着不是坏事儿。可这话不能对非洲的饥民说出来,因为他们比这个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人活得都低碳,只是他们并不想这么做,是因为他们没有办法吃饱而已。这说明你要达到一定的生活程度再说这个比较好,不然的话,容易让人想起当年我们这里吃不饱饭的日子当中,有媒体曾经说过的《瓜菜代也能吃饱》,以及某国《少吃有利于健康》之类的论调。

  去年的年度关键字记得是个 “被”字,大概这种无奈之下的精彩也算是“被精彩”的范畴,而从这种言论来看,似乎可以认定的是,一直否认的高通胀已经到来,人家已经在为我们未雨绸缪了。虽说勤俭节约是我们的优良传统,但在现代社会里,这种勤俭节约与当年的意义并不相同,这种宣传自然让人产生疑惑:为什么?难道我们就只能在高通胀之下忍耐么?

  其实答案并非只有这个 “生活一样精彩”的表述之下体现出的民生之苦,而是有很多更好的解决之道在其中。

  比如说减税。我们知道,一个年薪10万的白领,其每年个人的税负大概要接近万元。也就是说,他的年收入中有十分之一交了税,交税最多的是中产阶级,都是技术白领,这些人既无权力红利,又不能享受二次分配的平民福利,还要承受世界最高的所得税赋和不断升高的住房成本压力。而《凤凰周刊》做了一期《中美物价对比》,结论是即使按照目前的汇率来说,中国的物价已经高于美国,而要是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的话,中国的物价高于美国的更多,这也是部分由于国内的税收额度过高所造成的。

  再比如说遏制行政成本过高。遏制行政成本过高的主要手段是减少三公消费、削减公务员队伍。这段时间,坊间传说北京将要进行最严厉的治堵措施,手段是提高停车费、限制外地人在京买车、单双号等。所有的措施都是针对老百姓,就没有一个措施是减少政府机构用车的。北京有70万辆政府用车,要是把这部分严格限制与削减的话,不知道能省出多少钱、腾出多少地方,省下来的钱还可以用来改善公交的环境。中国每年三公消费几千亿,真能削减一部分的话,何至于教导老百姓如何“穷游”?

  当这些动作都没有,反而要我们去精彩并快乐着承担高通胀的后果时,这种论调看着就像一个不好笑的笑话,讽刺的是我们这些无奈的人。(五岳散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