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39|回复: 0

从“逃课”到“淘课”的反思

发表于 2010-12-10 07:51:1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不必考试,不用花钱,不需占座就能与全球最顶尖的学生一道,聆听麻省、剑桥、哈佛等世界名校的名师传道授业?这不是痴人说梦。当下,各种国外名校网络公开课视频悄然走红,带有中文字幕的相关视频的加入,更在红火之中添了一把柴,其网络点击率已超过火爆一时的《百家讲坛》。(12月9日《新民晚报》)

  
  一些高校的“逃课族”或曾经逃课的白领,都开始热衷于网上“淘课”充电。有人认为,除了一部分“围城”和“追随潮流”的心理外,这也暴露出中国高等教育培养质量下降的硬伤。

  《百家讲坛》的热播说明,我们的高等教育其实并不缺少风度翩翩、有吸引力的教授。他们一样能将课堂搞得生动、热闹,一样能把高深的内容讲得深入浅出、引人入胜。但为什么我们的高校就没能在网上掀起这样的“淘课”潮?2010年度763门国家精品课程公布时,就规定“课程内容全部上网,取消登录用户名和密码,向全国免费开放”。但在指定网站,评选公示高挂,最吸引人的课程实录依旧杳无踪影。

  其实,这些世界名校最聪明的地方就在于,他们懂得利用网络共享的特性,在输出知识的同时,也输出了自己的影响力。当我们的高校热衷于宣传每年招到多少状元,热衷于想办法将高中尖子生收入囊中时,却忽视了这种输出才是对学校最有效便捷的宣传。

  终身教育已成为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国家教育改革的指导方针,大学的网络公开课无疑是这一思想的最好实践和促进。很多作为人类共同财富传递下来的知识,本来就没有“版权”,至于教师授课的“独家秘笈”其实更多在个人独特的风格和人格魅力,那是外人很难抄袭的。所以,我们的高校和高校教师不妨转变一下思路,主动推出我们的名校公开课“大片”,将提高高校名气的思路,由输入人才转为输出知识。(郭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