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78|回复: 0

形象工程,请别让百姓掏钱

发表于 2010-12-10 08:10:4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为让街道整洁靓丽,嵩县大坪乡政府让沿街村民自掏腰包,将沿街的墙面刷成白色。昨日,嵩县大坪乡大坪村一村民向记者反映:“我们家墙面大,光工钱和刷漆料就得将近1万元,我们也弄不来这么多钱,只好找郑州的亲戚借点。”(12月10日大河报)   

  在某些领导者眼中,所谓政绩当然是看得见的“显性政绩”,而那些看不见的“隐性政绩”搞得再好也是枉然。基于此,如何快捷高效展示形象成为捷径,因此一次次炮制出令人啼笑皆非的新闻——荒山刷绿漆、建造遮羞墙,还有此类要领导“面子”不要民生“里子”的粉饰太平。个别领导者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的背后,却是群众负担的增加、政府威信的贬损。   

  毋庸讳言,罔顾民生的新政大多冲着某种荣誉而去,而荣誉本身多半要归功于领导者,这恐怕正是权力任性的关键所在。当权力者习惯于“为民做主”包办一切事务的时候,往往并不了解甚至不在乎公众的实际需求。由于公众的权利并未得到应有尊重,即使权力包办做了“好事”,也难赢得公众的掌声。我们不理解,既然做这个决定的初衷是为了街道更好看,这就是一项公共工程,为啥就不能采取政府全部或部分出钱的办法来实施呢?   

  时至今日,几乎所有地区都在倡导公众积极参加社会事务的管理,然而,大坪乡村民却连自家外墙都管理不了。无论此举是否有助于招揽游客,当地居民的经济承受能力,恐怕要比粉饰墙面更值得关注。一个公共服务型政府,不应该罔顾民意一意孤行;一个有限责任政府,不应包办一切,甚至插手私人领地、干预私人事务。     

  当前有种乱象,越偏远贫困的地区越热衷于各种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一个原因是地方领导对政绩的渴望,但这种渴望为什么屡屡能轻易变成现实呢?除却问责制度缺失之外,也许更应该追溯这种扭曲政绩观的根源——如果上级领导不那么容易被“形象”所蒙蔽,类似现象会如此屡见不鲜吗?实际上,类似“形象工程”所竭尽全力维护的不过只是一堵墙,而跨过这堵墙原本不是什么难事。   

  显而易见,杜绝此类现象不仅需要加大问责力度,而且需要上级领导更多地深入基层进行考察。与此同时,基层民众的话语权也有必要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加强——只有这样,才能对领导者的行为构成有效的监督,不至于使他们肆无忌惮地打肿百姓脸,自己充胖子。(赵志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