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487|回复: 0

三月的怀念

发表于 2021-3-22 18:18:0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罗东勤

  尽管已是阳春三月,料峭的寒风犹在。校园里的花儿还没尽情绽放,树上的新芽也没完全舒展,就连沉睡一冬的草坪也仅仅泛出点点绿意。

  初春的校园还是这样萧条。我步出校门,满怀悲痛去吊唁一位尊敬的师友。他是我的领导,也是我的老师,我的文友。我们在去年十月份还一起参加过活动,年除夕还相互问候,没想到,3月3日的晚上他却因急性白血病突然离世。看到朋友发来的信息,我惊愕万分,更难以置信。

  坐在车上,一路无语。默默地回想着那张熟悉的面孔,音容笑貌又那么清晰地浮现在眼前,往事也一幕幕涌上心头。师友谦和,热情,有爱心;喜欢文学,爱好诗歌,高兴了还喜欢唱唱京剧。他工作出色,家庭美满。生前,是全国优秀校长、省优秀教师,备受学生喜欢,颇受老师尊敬,更深得年轻朋友信赖。他一生心系教育,桃李满天下。63岁的他正该享受生活的时候,生命却永远定格在三月的春天。

  那天,天暖无风,人们纷纷来送他最后一程,除了教育界的领导、同事和他的学生,还有一些他生前提携过的年轻朋友。“王校长太好了!不应该走这么早啊!”声音发自每一个前来送别的人。

  殡仪馆二号大厅里,王校长静静地躺在那里,面容安详。是他,又不像他。仿佛是梦。哀乐响起,我的心一下被揪得紧紧的,想到从此再也听不到他朗朗的笑声,听不到他语重心长的话语,禁不住泪眼模糊,难以自已。

  很久以来,王校长总爱用简短的诗歌表达自己的愿望与情感。用他的话说,就是以另一种方式记录生活,寻找生活的美点,他甚至希望能出一本自己的诗集。他爱诗歌,也希望自己的学生也能从小养成一定的诗歌素养。那年,我和《中学时代》的刘社长以及几个编辑一起来到他的诗意校园,跟他漫步在贴满了学生作品的宣传栏下,听他自豪地给我们讲学生读诗写诗的故事……那情景至今还历历在目。

  王校长不仅是一位文友,更像一位兄长,我和他有过十多年的交往,他也不止一次地帮助过我。2011年我出版了第一本个人文集,作为济南天桥区作协副主席的他出席了我的研讨会,提出了一些中肯意见,还主动帮我解决了几个实际问题,让我非常感激。后来他离开了学校,到教育局工作。周末的时候,文朋诗友也会偶尔聚聚,他便时常拿出自己的诗稿跟我们交流,让我们提宝贵意见。退休后他又喜欢上了书法,我邀请他一起到影潭书画院学习,大约有半年时间,他很谦虚,也很勤奋,书画院里都知道他,至今无影潭聚华阁群里还有他“教坛一员”的名字。

  2015年,我第二本文集出版,王校长不仅帮我制定了座谈会方案,还帮我联系了会议地点,连一些细枝末节也替我考虑得周到全面。每每想起这些,我心里就涌起无限感动:人一生中能有这种倾心助你的人,何其幸也。其实受到王校长提携的人太多了,我也仅仅是其中之一。

  生活中,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在你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心甘情愿地为你伸出手来。请记住这双充满爱心的无私的手吧!三毛说:“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天地间的过客,一个人的声音和足迹,如果能被另一个人深深的怀念和铭记,这就是永恒。”

  毋庸置疑,王校长就是这样的永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