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76|回复: 0

播一粒种子在他们心田

发表于 2021-3-24 20:55:0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工人日报
       以城市文化反哺农村,这是我们一直以来的想法。
  2013年,安徽黄山碧山村正在做文化建设实践,希望有书香滋润乡土,便邀请先锋去开书店。我们的创始人钱小华先生来自乡村,一直心存反哺故土的想法。加之当时国内图书行业正在经历重要转折,电商兴起、书店大批倒闭,几乎所有书店都在尝试多业态经营。我们决定去乡村探一探路。
  几年下来,先锋在乡村开了5家店,已有4家盈利。未来10年,乡村书店都会是我们的战略拓展方向。
  我们的选址非常讲究,多半选在村里的祠堂、文化礼堂等公共文化空间,因为我们希望书店能够唤醒乡土社会的记忆。我们不仅售卖书籍,还围绕当地文化设计制作创意产品。长远来说,我们想做的是激发一个地方的文化自信。现在,我们的几家书店已经成了当地的文化地标,学者、作家会来做讲座、搞创作,电影人还来拍过电影。
  一个在拥有名胜古迹和文化地标的地方长大的孩子,心中的底气是不一样的。书店,就像在他们的心里播下一粒种子。
  乡村书店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文化反哺。它给一个地方带去的效应是多重的、深远的。
  有那么一两个细节,特别打动我。云南大理沙溪书局开业不久,来了一位80多岁的老人,拄着拐杖,行动不便。但他沿着书架,仰着头,慢慢地,一排排、一本本,浏览了我们所有的书目,约莫花了几个小时。还有一天上午,店里来了一位刚从地里干完活回来的农民。他腿上沾着泥点子,专注地挑书。中午,老婆孩子叫他回去吃饭,他说,“你们先回去,我买几本书”。他真的从店里买了四五本书,其中有一本是《云南抗战史》。
  中国文化的根在乡村,复兴中国文化首先应当复兴乡村。正是这些亲眼所见的对知识的渴望,支持着我们一直前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