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526|回复: 3

家风的力量

发表于 2021-3-25 14:36:5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家风的力量
家风家规家训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家训可谓汗牛充栋,有些堪为经典。诸葛亮的《诫子书》,教育子孙要有远大志向,戒绝欲望,心态平和,珍惜光阴,重视学习。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教育子弟如何修身、治家、处世、为学等。欧阳修的《诲学说》,教诲儿子努力学习以不断提升自身修养。而贵为天子的唐太宗也有《诫皇属》,以自己勤勉政事为例,告诫“生于富贵,长自深宫”的皇属不可奢侈;要谦虚、善于听取不同意见,不要因为别人有短处就鄙视他们,也不要因为自己有优点就恃才而骄等。内容不尽相同,但都透露出希望子女有为、家庭和睦、社会稳定、的美好愿望。
我的家庭是普通人家,不显赫、不张扬,也没有装裱上墙的家风家训,但是有些东西通过年深日久的耳濡目染,一代代传承下来,如春风悄化雨、润物于无声,融入血脉、渗入肌理。
听老爸说起爷爷的故事,还是源于现在大家微信中都会存在的一个群聊—家族群,看到群聊的名称为“魁盛居一家人”而不是常见的“相亲相爱一家人”、“欢乐大家庭”等等,很是奇怪,于是问起这个名称的由来,才了解爷爷坎坷又坚韧的一生。
爷爷祖籍河南,于上世纪20年代逃荒来到河北投奔亲戚,但因消息闭塞,来到我的老家武邑时方知亲戚早已搬走。走投无路之下,只能找到当地的河南老乡,当起饭店小伙计以谋生路。成年后,手艺学到手的爷爷自立门户,开了家名为“魁盛居”的小铺,以卖包子油条为生,之后成家、生儿育女,硬是靠自己的一双手养活了一大家子。在那兵荒马乱、物资贫匮的年代,能够凭借小本生意养活几张嘴,我想仅靠勤快是不够的,更多的是依据“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诚信经营才能赢得众里相亲的信赖。
我爸当兵复员后进入国有企业当了一名电工。八十年代,职工家属院里停电还是比较频繁的事。一跳闸,不论老爸此时是在吃饭还是休息,白天还是夜晚,不用人来叫,立刻拿上工具起身出门。出于对光明的盼望和电工作业的好奇,我爸处理故障时总是有很多人“围观”,老爸三下五除二解决完问题的利索劲儿总能迎来一片叫好声时,也总是能满足我小小的虚荣心。因为老爸是家属院里少有的电工,脾气又好,谁家里灯不亮了、谁家跳闸了、谁家收音机、电扇出问题了都来找老爸,时间久了,爸爸没说啥,我倒不胜其烦起来,一见家里来人就嘟嘴,但是老爸总是悄悄制止我,痛快地跟着来人走了。对邻居尚且如此,单位的事更不必说。多年前的一个冬夜,老爸单位有事久久没有回家,妈妈不放心,就出门去寻找,只剩我一人在家。那时我约莫也就七八岁,只记得那天夜里雪很大,地上积雪反射着光,映的院子里很亮,多年之后,那个孤单的冬夜和老爸对工作的负责都深深刻进我的心里。我和妈妈念叨,“我爸也挺辛苦的,图啥啊,也没当个一官半职,还总义务劳动。”“你爸呀,就图抽屉里那些‘先进工作者’的证书和迎面遇到人都乐呵地喊声‘朱师傅’。”妈妈总是这么回答。现在想起来,还是知夫莫若妻,知道老爸和爷爷一样,也把“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当做了自己的行为准则。
我毕业参加工作后,每逢假期都会回家探亲。就像歌词唱的“生活的烦恼跟妈妈说说,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谈谈”。这时,老妈就会拿出看家手艺安慰我的胃,而一向内敛的老爸则耐心听我絮叨工作的收获和不如意。每每聊天的最后,老爸总会说,“爸爸虽然对你的工作内容和环境不太了解,但是踏踏实实做事才是万古不变的真理,你所做的一切日后都会有收获。”如今已参加工作十余年的我,慢慢发觉老爸的话是对的,老爸的行事为人的态度早已渗透进我的生活和工作,不论是当初在班组负责台账管理还是如今从事企业宣传工作,“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也潜移默化成为我的做事习惯,认真的工作态度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认可的同时,自己也从工作中获得了成就感,有时难免加班对家庭疏于照顾,爱人也和妈妈支持老爸一样默默支持着我,让我没有后顾之忧。
有句歌词是“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间将变成美好的明天。”同样,“江河万里总有源,树高千尺也有根。”良好的家风对社会同样是一种道德的力量,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与发扬光大。传承好家风才能促进家庭和睦,才能使整个国家都向上向善,才能共建社会主义家庭文明,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这就是家风的力量。(朱卫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25 17:46:22 | 查看全部
家风很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25 18:01:57 | 查看全部
良好家风促进和谐文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26 10:16:12 | 查看全部
好家风才能培养出优良的工作作风,现在企业也越来越重视党员干部的家风教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