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35|回复: 0

什么是书院精神

发表于 2021-3-25 20:39:1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徐勇:我觉得所谓书院的精神、书院的传统,第一个方面,在教育的目的上,就是追求为己之学,追求个人知识和德性的丰盈,它有别于我们现代社会培养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这样一种教育目的;而在教育的内容上,就是所谓的人文教育、通识教育,有别于专业教育,人文教育不在于教授任何特定的职业之所需,而是要为所有的职业奠基,它不是灌输我们特定的内容,而是要训练我们的大脑怎样去思考。
    第二个方面,我要说的是书院的一个非常有个性的办学特色,除了一定程度的自由讲学之风,这种特色突出表现在祭祀上。一个官学跟另外一个官学可能完全没有两样,但是就两个书院来说,有不同的祭祀对象、不同的宗师,可能建制、教学内容、学术追求都不一样,所以说书院具有独特性。
    我认为书院最具有特色的、最值得我们现在弘扬的还有它规模小、人数少,师生朝夕相处、相互熟悉,能够建立起这种书院教育所必需的,或者说人文教育所必需的这样一种亲切的氛围。一所书院就好像是一个大的家庭,老师和老师、学生和学生、老师和学生之间往来非常密切,情感相通,而且相互信任,可以说构成了一个具有高度凝聚力的共同体。不只是学术共同体,也是一个生活的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当中,他们不仅切磋学问、交流思想,而且是你我扶持、分多润寡,在经济资源很匮乏的年代可以说是共克时艰。师生一起住院生活,老师对生徒的学术品行有相当的了解,老师的施教就有针对性,能够让生徒入脑入心,记忆深刻。另外,生徒之间互相切磋、互相砥砺,结下了在院时期学业共进、离院之后互为奥援的这样一种友谊。我觉得这种文化是传统书院最珍贵、最有价值的地方。
    程方平:书院的主要精神,第一是“自主探究”。所谓自主探究,就是能够发挥个人或者一个团体独特的思维优长,会有很多新的发现。从宋代开始,很多书院在这些方面都做了贡献。第二是“德艺双馨”,就是“成人”跟“成才”并重的问题。书院的创办者、教学者,在学术修养上强调“为己之学”,又都有远大的志向和社会关怀。这些东西是我们今天发展书院时最需要继承的。
    朱汉民:确实书院是一个有自己追求的教育机构。如果要我来概括的话,我认为跟孔子讲的“成人”的理念有关系。其实我们在宋代的那些书院的学规、学记里面都可以看到,朱熹的《白鹿洞书院学规》、吕祖谦的《白鹿洞书院记》、张栻的《岳麓书院记》等都表达了这样一个共同的追求,就是学以成人,也就是强调为己之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