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祭扫“无纸可烧”是否“用力过猛”?
临近清明,很多人把返乡祭扫也提上了日程。烧冥纸、冥币是很多人寄托哀思,缅怀先人的传统方式之一。日前,哈尔滨市依法治理生产经营焚烧冥纸冥币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求把切断源头作为依法治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严打生产源头、严查运输渠道、严罚销售环节、严控末端焚烧,让冥纸冥币无处可买、无纸可烧。并出台《治理冥纸冥币 “一把手”不作为将问责》的文件。(3月25日中新网)
清明时节,人们祭扫先人,买冥币、烧纸钱早已成了传统习俗,尽管这些年,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的不断变化,人们在祭祀先人上有所改变,但是,如果猛然让所有人来彻底改变,实行祭扫“无纸可烧”恐怕也没那么容易。
实事求是讲,清明烧纸既污染环境又是一个潜在的资源浪费。除了烧冥纸,还有的烧纸扎的房屋、元宝、存在、银行卡和“家庭日用品”等。从每年清明祭扫情况来看,墓地周围不仅被烧得乌烟瘴气,而且还容易引发火灾事故等困境。
然而,笔者认为,哈尔滨从源头上治理冥币冥纸其出发点应该值得肯定,让“一把手”负总责也没问题。可问题是,这约定俗成的传统祭扫方式真能通过行政手段来控制吗?就算你哈尔滨在“无纸可烧”环节上做得滴水不漏,就算“一把手”都打起精神来抓“无纸可烧”工作,那么其他地方有生产经营冥币冥纸的是不是也进不了哈尔滨?再说,作为普通百姓,我们又拿什么来限制他们“无纸可烧”?再者来说,你说有人民币图案的冥币冥纸不能生产经营和焚烧,可祭扫者烧些黄草纸你又能管得到吗?
所以,在笔者看来,祭扫“无纸可烧”是否“用力过猛”?与其花大气力禁止“无纸可烧”,不如在教育引导上多下些绣花功夫,让群众自觉自愿地改变传统的祭扫方式,一方面,党员干部要深入群众做好耐心细致的宣传工作,倡导安全文明环保祭扫;就拿这些年城市禁放烟花爆竹来讲,通过多方引导和宣传发动,人们在燃放烟花爆竹上逐步改变了以往传统习俗,无论是逢年过节,还是婚丧嫁娶然放烟花爆竹的方式逐步被安全文明环保的电子炮取代了;有的干脆连电子烟花爆竹也不搞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和样板。另一方面,墓地经营单位要给前来祭扫人员周到细致服务。比如:在祭祀场所提供价格合理、低碳环保的鲜花等祭祀品,逐步让群众转变祭扫方式,适应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总而言之,在治理祭扫“无纸可烧”上,既不能超之过急,又不能用力过猛,否则,不但让群众一时难以接受,而且还可能适得其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