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21|回复: 0

杨波:拿着“放大镜”寻找安全隐患

发表于 2021-3-26 13:16:0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工人日报
       头戴红色安全帽,“安全监督”四个大字格外引人注目,看到这一身行头,现场作业人员就知道,中国二十冶长沙高新区综合管廊试点和廖家坪市政道路项目部安全主管杨波又开始了一天的安全巡视。穿梭于项目现场,杨波用“火眼金睛”搜寻施工中的不规范作业和安全隐患,凡涉及到安全的内容他都要叮嘱几句。
  蝼蚁洞小,能溃千里之堤。在长沙高新管廊项目从事安全管理工作四年来,杨波每天坚持去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风雨无阻,从未间断。大家评价他,拿着放大镜寻找隐患,细细记录工作中的危险点、危险源以及采取的预控措施,只是为了把一切风险扼杀在萌芽阶段。
  从房建工程到管廊项目的领域转变,杨波深知,必须与时俱进,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第一次参建管廊和市政道路项目,我得尽快掌握本领域的安全施工规范,把控新的风险源。”杨波边说边随手拿起桌边的一本安全规范,书上布满了他勾画圈点的痕迹,有的地方还详细记录了自己的思路方法。
  为了对管廊安全管理有更深入的了解,他还在公司范围内学习其他优秀管廊项目的安全管理经验。学有所得后,他立刻组织实景模拟安全演练,现场讲解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等风险点,让大家紧绷思想弦,规避风险点。
  管廊下部涉及到地铁预留通道,需要进行围护桩施工,保证特种机械施工的安全,也是他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在机械进场前,杨波找到队伍负责人了解掌握设备基本情况,组织设备技术指导人员到现场对设备进行排查及检修,还利用课件、视频、BIM模拟等多种形式对操作工进行培训。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是杨波常挂在口头上的话,也是他对自身的工作要求,更是对项目安全管理工作的态度。尽管他的“黑脸”也时常遭到不解,但他总是笑着说:“安全工作必须慎之又慎,细了再细,严了再严,即使‘得罪’人,我也要坚守原则,打造放心工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