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品读夏晓凌老师的卷首语《描绘精神图谱》,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花红柳绿的春景图,美文的气质扑面而来,清新而雅致,尤其是文中“春,似乎不只是一个季节,还是拥有丰富内涵、透着自强不息精神、令人敬仰和学习的蓬勃生命体”这句富有哲理的语言使叙事于诗意的轻盈中饱含文化的厚重和思想的力量,让我们明白,精神力量是强大的,只要坚守工匠精神,就能成就匠心人生。
    我所在的单位也有不少用工匠精神成就匠心人生的职工,平煤神马集团股份八矿信息中心副主任杨庆华就是其中的一个。2003年,杨庆华到该矿综采预备队工作。在队长的点化下,他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如饥似渴的学习计算机专业技术知识,通过努力,先后考取了“计算机调试工”、“网页设计师”、“网络管理员”、“网络应用工程师”和“软件设计师”等证书。之后,他作为技术型人才被调入八矿信息中心工作,并在2007年和2009年河南省煤炭系统计算机技术比武中两次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2012年,杨庆华被集团抽调参与研发国家“十二五”发展专项项目——煤炭综采成套装备及智能控制系统整合。期间,他虚心求教、刻苦钻研,利用所学专业知识不断攻克技术难点,赢得了同事和领导的一致认可。回到矿上后,他运用所学技术成功开发主排水系统避峰就谷运行程序,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累计减少岗位人员20余人,创造经济效益120多万元。
17年来,杨庆华坚守工匠精神,在矿井综合自动化、软件开发、系统集成方面的工作中挥洒青春,无怨无悔。他和同事们先后完成矿井主扇、压风、泵房、提升、洗煤厂、井下皮带、地面煤楼、电力监测等30多套子系统的接入工作,累计为矿井创造效益2800多万元,使八矿初步实现了矿井相关子系统实时监测和远程集控。同时,在第五届河南省职工技术运动会程序员工种比赛中,杨庆华作为技术领队带领平顶山市取得个人第三名,团体第四名的好成绩。因此,他荣获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河南省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2020年被评为河南省煤炭行业“大工匠”。杨庆华一路走来,不仅是一个“技能改变人生,技能成就梦想”的故事,更是坚守工匠精神成就匠心人生的最好证明。
    生活中,失败平庸者多,主要就是缺乏精神的力量。遇到困难,他们总是挑选容易的倒退之路。“我不行了,我还是退缩吧。”结果陷入了失败的深渊。成功者遇到困难,便用精神的力量激励自己,保持积极的心态,用“我要!我能行!”“我一定要坚持下去”等鼓励自己,于是便能想出各种办法,不断前进,直至成功。
    在我们班组职工的技能学习历程中,有不少职工寄希望于走捷径的学习方法,使自己能够成绩迅速提高,后来居上。一旦遭遇挫折,便失去对学习的热情,进取精神大减,直至自暴自弃。这不仅是一种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消极心态,更是缺乏工匠精神的具体体现。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播出后好评如潮,带给了人们很多感动和启示。修表师父修好一个文物表,需要200多天时间。修瓷器师父给一个地方着色,可能要几万笔。当他们看着一件文物在自己手上复活时,就能收获到无比的快乐和满足。文物修复师们“择一事,终一生”的工匠精神,不正是我们企业班组职工应该学习和坚守的精神吗?
    “一事精致,足以动人,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工匠精神的可贵之处,不仅在于勤劳,更在于其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在这个产业工人大有可为的中国新时代,我们班组职工的工作多层次、多方面、专业化的特征日益明显,我们要始终坚持实践、实干、实效,在工作中善于发现问题,敢于不断创新,用工匠精神成就匠心人生。(卫红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