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6|回复: 0

曾获美国语言学界最高奖的《上古汉语新构拟》中译本出版

发表于 2021-3-31 11:41:0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美国学者白一平(W.H.Baxter)和法国学者沙加尔(L.Sagart)合著Old Chinese:A New Reconstruction日前由上海教育出版社纳入“上古汉语研究丛书”中翻译出版,中译本书名为《上古汉语新构拟》。本书英文版曾获美国语言学界的最高奖——美国语言学会2016年度“布龙菲尔德图书奖”(Leonard Bloom⁃field Book Award)。
  《上古汉语新构拟》重构了三千多年前的汉语,共包含五千个汉字。从音节结构的角度入手,分声母、韵母、声调等几个大的方面,详细阐述了作者对上古音问题的见解。在材料运用方面,将汉语内部材料(如谐声字、通假字、出土文献、古文字等)和外部材料(苗瑶、侗台、藏缅等民族语)相结合,重视以现代汉语方言为佐证,特别吸收了罗杰瑞对于“原始闽语”的构拟。探讨上古音时不仅关注音韵问题本身,还将历史形态学的分析与上古音研究联系起来,发现和提出各种前置辅音的语法功能。
  中国语言学界给予这部书很高评价。著名语言学家、汉语音韵学专家潘悟云指出:这部专业性极强的汉语古音研究著作获得“布龙菲尔德图书奖”,“对于推动提高汉语古音学在世界语言学研究中的地位,有不可磨灭的价值”。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教授戴庆厦认为它“对汉藏语系的历时研究、共时研究都具有重要价值”。
  《上古汉语新构拟》由美国佛罗里达大学中国艺术与考古学副教授来国龙、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郑伟、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王弘治共同翻译。译者认为,这部著作“利用新出土的战国秦汉古文字材料、汉语方言以及其他东亚语言中的早期汉语借词等,全面系统地研究上古音以及相关的如上古汉语的形态、词汇、语法等多方面的问题”,“将上古音研究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据介绍,《上古汉语新构拟》的两位作者都是多年从事汉语音韵史研究的汉学家。白一平系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著有《上古音手册》。沙加尔系法国东亚语言研究所教授,他第一个提出汉藏语系和南岛语系同源的假设。2004年上海教育出版社曾推出其专著的中译本《上古汉语词根》。两位作者专为《上古汉语新构拟》中译本作序,称他们的“新构拟”未敢称为“定论”,而是“一系列假设”,期待着中国同行的反应,希望中国的同行能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提出具有深度和建设性的讨论意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