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54|回复: 0

一“舰”封喉给全球贸易敲警钟

发表于 2021-3-31 22:27:1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北京日报
  全球瞩目的苏伊士运河大堵船,日前终于迎来转机。经过埃及政府和国际社会的多日努力,“长赐号”最终完全恢复至正常航道,全世界也跟着长舒一口气。一“舰”封喉虽说危机已解,但这起突发性的堵船事件,还是引发了国际社会对海上航行通畅与安全的高度关注,也让各国切身感受到,国际物流一个时段的突然停滞,将会带来怎样的风险和挑战。

  毫无疑问,与全球人口跨国流动很大程度已进入“航空时代”不同,全球大宗商品流动仍处于“航海时代”。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制造业的全球分布始终处于变动之中,精密产品生产的多国性也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商品全球流动的总量与频率持续增加。此外,全球工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也为油气能源出口的扩大奠定了基础。为确保全球产业链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维系全球物流海上通道的安全与有序,国际社会做出了不懈努力。然而“百密一疏”,“长赐号”在苏伊士运河意外“卡壳”,顿时将国际海上物流通道安全的脆弱性“打回原形”,成为全球产业链维系与发展的“卡脖子”所在。

  正如有观察人士所言:“长赐号”事件对于全球产业链的负面影响和天价连锁经济损伤,远高于海盗劫掠所能造成的相对有限的损失。数据显示,全球25%集装箱运输需要通过苏伊士运河,而亚欧海运集装箱贸易的比例更是达到100%。某种意义上,全球产业链的发展和升级,与苏伊士运河这样的传统海上关键人工通道,是一种相互交织且应相互促进的紧密关系。未来苏伊士运河基础设施的优化和通行费用的合理化,会极大地助力全球产业链升级;同样的,全球产业链的发展和物流规模的扩大,也必然对苏伊士运河提出更高诉求。如何避免自身发展的脚步再次被传统水道卡住,应当成为“长赐号”事件给全球贸易敲响的警钟。

  与此同时,这起事件对埃及而言也是必要的提醒。埃及经历过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的艰难且曲折的历程,也曾因中东战争频繁而长期关闭运河。随着埃以媾和以及20世纪80年代开始阿以关系走向缓和,埃及开始真正从苏伊士运河的过路费中获利。面对不断增长的航运需求,埃及方面虽然也开凿了新苏伊士运河,但设施升级速度远不及国际货轮规模的发展速度。而随着通行费的不断上涨,很多国际货轮出于经济成本考量,也开始选择重归好望角。在这番大堵船的客观刺激之下,如何减少海运依赖,避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必将被纳入更多国家的战略考量。这对于习惯“躺着”赚取高额通行费的埃及而言,无疑是巨大挑战。

  一艘超级货轮就能瘫痪一条两洋航线,说明它是如此重要,却又如此脆弱。加强运河的升级改造,完善既有的国际物流体系,优化“存量”的同时探索“增量”,才不至于使全球产业链在关键时刻“掉链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