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24|回复: 0

政府预备了多少调价冷箭

发表于 2010-12-14 08:25:1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按照同样的逻辑,兰州市政府完全可以抽空提前召开各类听证会,或者多开几次听证会,把听证的结果分门别类放在抽屉里。这样,以后若干年就省事儿了,因为所有的涨价不再需要听证了,只要按图索骥,根据需要,把纸条儿拿出来就行,多方便!

政府的反应速度有的时候是挺快的。刚有新闻质疑兰州市政府未经听证就将天然气供热价格上涨30%,政府就解释了,相关听证会两年前就已经召开,“新价格其实是对2008年听证后天然气供热价格的执行”。

政府有时候的行为其实也挺有幽默感的。价格听证,是对当前价格的听证,纳入考量的,是当下的物价、社会经济环境,这可能是一个最简单不过的常识,用一个未经证明的两年前听证的价格,来作为今天的价格听证的科学依据,怎么看都是一个反讽。

兰州市政府的解释,想必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想必也明白,未经听证的涨价起码有“程序不合法”的硬伤。因此,这种解释更像一种中国人所熟悉的“打擦边球”。

但是,牵强的解释毕竟不是完美的解释,肯定是按了葫芦起下瓢。另一个质疑必然接踵而来,兰州这个两年之前的价格听证依旧是疑窦重重:按照有关规定,听证会应通过政府网站、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告,以便公众参与,同时也必须通过上述渠道公告听证结果。那么,一个两年之前的价格听证,到现在才在公众无准备的情况下执行,很像一支冷箭。

兰州市政府的这个解释,为民众普遍存在的另一个质疑提供了论据:价格听证会更像是相关部门手里的面团,爱怎么捏就怎么捏。

按照同样的逻辑,兰州市政府完全可以抽空提前召开各类听证会,或者多开几次听证会,把听证的结果分门别类放在抽屉里。这样,以后若干年就省事儿了,因为所有的涨价不再需要听证了,只要按图索骥,根据需要,把纸条儿拿出来就行,多方便!

因此,关心自身利益的我们有理由紧张了,我们想从政府那里获得自己的知情权。我们想问一问兰州市政府:你们手里还有多少准备随时抛出的政策冷箭?

价格听证这几年一直在公众质疑声中前行。在“逢听必涨”现象背后,是关于听证会不公开、听证代表的资格存疑的新闻报道不绝如缕。去年年底,全国关注的哈尔滨水价听证会代表身份造假事件就是典型案例。如果联想到今年年初,发改委连续六次发文,强调价格听证会制度的必要性,强调价格听证程序的公开、透明,那么,兰州市政府的此次涨价行为,无疑是对发改委努力的一次公开反讽:它要么是动摇了价格听证制度的必要性;要么就是违背了价格听证程序的公开、透明。

好在兰州市政府已叫停天然气供热涨价行为,但愿这样的纠错,能挽回已经造成的不良影响。(刘志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