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大规模的城镇扩展和公路铁路扩建,使的埋藏在地下的远古文物大量出土,除铜器玉器陶瓷器以外,古砚台的出土也有一定的数量,在这些出土的古砚当中,唐宋古砚有一定的数量.在这些唐宋古砚中,有用来专门陪葬的冥砚,在这些冥砚当中,有用泥陶做的,也有用杂石做的,这类砚台它没有砚台的下墨和发墨功能,毫无实用价值,只是象征性的陪葬品.这部分出土的冥砚的特征是:用灰陶和红陶制作的砚台,质地比较疏松,造型不是很规整和工艺比较粗,不能实用.<澄泥砚虽也是陶砚,但其造型规整,质地细腻紧密,仍可以使用>.用杂石制作的冥砚,造型不规整,质地粗糙,线条工艺很粗,砚的侧面和底部不打磨,留有制作的粗刀痕.这类古砚由于没有实用功能加之工艺太粗,在出土的唐宋古砚中,占有的数量比例很大,懂行的人都不收藏,所以价格很低.一般地可作为品种收藏或做研究展示之用.
另外还有一部分出土的唐宋古砚,是当时的实用器,是生者生前使用的砚台,这一部分古砚当中,有高中低档之分.中低档的采用各地的可以做砚台的石料制作,也有一些当时的地方名砚混在其中,造型稍微规整,工艺线条也较为流畅,还保留着其实用功能.这部分砚有一定的收藏和观赏价值,但由于部分砚材石质很难区别,加之有一部分石料现在也能找到或还在生产,所以如果有新仿品的话,做旧后很难辨别.这部分古砚在出土的唐宋古砚中约占20~30%左右,一般地都混在杂石砚当中,注意识别和挑选,会有不少地方名砚混在其中.
在出土的唐宋古砚中,有一部分高档名砚,它占的比例数很少,如唐宋时期的端砚,歙砚,洮河砚和红丝砚.在这唐宋四大名砚中,歙砚的出土量最多,其次是端砚,洮河砚与红丝砚数量最少.这四大名砚历经千年,是古砚中的精品,不仅造型古朴端庄,工艺精美,线条流畅,而且石质细腻滑润,即便是现在使用,也丝毫不减其当年实用功能.集观赏把玩和实用为一体,并且当年所采用的石料早已枯竭,是唐宋古砚中不可仿制的顶级收藏品.
在这些出土的高档名砚中,一般的来说都有一层土浆罩着,很难区分出它们的石品,比较好区分的是端砚,洮河砚,歙砚当中的鱼子纹砚,红丝砚按理说最好区分,但一般的来说,红丝砚在唐宋时期使用时,都是放在有盖的盒子里,出土时多数黑乎乎看不清石品石质,较难辨认.歙砚中的眉子纹砚,唐代和宋代早期是把它剥去的,在宋代中后期才开始留在砚上,所以前期的多数与杂石混在一起,而后期的眉子纹砚出土时眉纹能显露出来,比较好区分.歙砚中的罗纹砚.金星银星砚,金晕银晕砚等与杂石砚混在一起,由于砚在土中被土侵蚀千年,砚的表层形成一层带泥浆的皮壳,罩住了石质石品,即使放到水里也很难辨别.对这部分名砚的识别方法一是根据造型和工艺的规整来确定,造型端庄大气,线条优美流畅的,工艺水平很高的,一般都是用品质比较好的石料做的.二是体会用手抚摸的感觉,好的石品名砚,即便砚的表面有一层土浆,手摸的感觉也非常润滑.参照以上两点,就可以从杂石砚中挑选出唐宋歙砚来,买回来后再进行清洗辨别,一方名砚就会出现在你的藏品中。
有人担心把出土古砚上的泥土清洗掉后,会使别人分不出新老来。的确有这种现象,现在的古砚收藏圈子里有个别人,由于对出土的唐宋古砚没有深入的研究,接触到的多是冥砚和杂石砚,根本就不清楚唐宋名砚的真假根本在于它的石质和石品,而不是表面的泥土和土疤及墨锈。
唐宋名砚的端庄优美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和纹饰,早已枯竭断绝的石料石品,是判定它真伪的主要标志。鉴别高古砚比鉴别高古瓷器容易很多,面对一件高古精品瓷器,你说真我说假,各予己见,说的都道理的话,只有请所谓的专家判别,即便是真正懂行的专家,其也有局限性,也有走眼失误的时候。这就是当前古瓷鉴别中的弊端所在。
唐宋名砚鉴别的办法可以说比较简单,因为它之所以成为千古名砚而非它莫属,主要是它的不可替代的实用功能,即它的下墨和发墨功能。对于这些名砚的功能和它的特有石品特性,古人在使用它时,都记载和描述的清清楚楚。这些功能历经千年没有发生变化,仍然有着实用的功能,用同一块墨在不同的砚台上一用就见分晓,自己就可以随时进行试验鉴别。
四大名砚的石料已经绝产,即便有遗留的余料,现在在当地的价格是古砚价格的几倍,所以当前还不用担心用名砚的老坑材料仿制古砚。即便是以后古砚的价格超越了新砚的价格,我们还可以跟鉴别出土的高古瓷器那样,从造型纹饰,土疤墨锈,土沁气味以及实用等方面进行综合鉴别,也比鉴别古瓷容易很多。
shouc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