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961|回复: 0

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发表于 2021-4-16 06:43:1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贵州日报

  种树、修花池、洒花种、围木栅栏……4月11日,在遵义市红花岗区金鼎山镇通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施工现场,施工方负责人李选刚正与工人一起美化公路。“公路早就修好了,美化工程正在进行中。道路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动脉,我们希望它更加美丽。”

  近年来,金鼎山镇以路为媒,以美为介,推动各村结合自身优势,探索出了“公路+乡村旅游”“公路+特色产业”的发展模式,让群众过上便捷生活,为乡村振兴提供新动能。

  在该镇莲池村,虽然还没到旅游旺季,但村民杨泽燕经营的农家乐已是人来人往,客源不断。

  “今年营业到现在,纯利润已超过了3万元。两个月后村里的莲花开了,会更加热闹。初步估算,今年净赚10万元以上没问题。”谈起现在的生意,杨泽燕信心满满。

  2013年以前,杨泽燕的家虽然与连接市区的县道相隔不过1公里左右,但因没有通组公路,货物运输要靠人工背。

  “以前村路泥泞,后来修好了通组公路,房前屋后也收拾得干净清爽,游客越来越多。除了本地游客,众多周边城市的游客也会在周末以及节假日时间过来玩。”杨泽燕说。

  2015年,莲池村围绕金鼎山镇“文化古镇·果蔬之乡”定位,发挥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等优势,将农业发展与休闲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推进产业融合发展。

  如今,莲池村的核心区域变成了一个集山地农业、景观农、休闲农业于一体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特别是夏天,景区荷塘里的荷花争相绽放,山水交融、田畴苍翠,更是游人不断。这里,年游客量达5万人,旅游收入达3000余万元。

  随着金鼎山镇400余公里的交通运输网的完善,衍生效应不断显现,各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这两年,我采收的辣椒都不需要自己运出去卖,都是菜商直接开车到田边收购。”金鼎山镇后庄村种植大户廖安华说。

  过去,在后庄村,车子进村难,到田边地头更是难。如今,公路修到山上、修到田边,果蔬通过汽车直接下山进城。

  “我种的辣椒和轮作蔬菜有100多亩,辣椒5月就可以上市了。”廖安华说,交通方便后,和客商谈生意直接就在山上。

  89条乡道、村道为当地带来了更多产业经济,越来越多外地客商前来投资。莲池村的坝区蔬菜,金川村的金品水果、金丝皇菊,后庄村的蓝莓、樱桃,黄钟村的生态刺梨,银江村的葡萄,岩塘村的优质水稻等,通过农村公路,运输到天南海北,金鼎山镇的特色产业名片随之向远方延展。

  道路的修建,除了为村民带来新的经济样态,还有新的生活节奏。

  金鼎山镇后庄村的尹天治,相比以前,今年的开销中少了一笔包车钱。

  “去年孙子上幼儿园得到5公里外的镇里,每天来回接送相当不方便,我们只能同村里其他家长一起,包车接送孩子。路通后,经济发展了,今年,村里有了幼儿园,从家里过去10分钟就能走到。现在,接送孩子再也不用早起1个小时,也不用再包车了。”尹天治说。

  同样改变的,还有尹天治儿子的上下班时间。

  “我儿子在遵义市区上班,以前周末回家,坐2个小时车到镇里后,只能走路回家。”尹天治说,路修好后,市区的车直达村里,全程只要半个多小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