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9|回复: 0

理性看待“相亲低龄化”

发表于 2021-4-19 19:20:1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近日,第十五届济南千佛山相亲大会现场火爆。一位相亲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00后”也开始相亲了,相亲人群主要集中在20岁至40岁,“相亲趋于年轻化,有不少人是抱着交友的目的来,丈母娘对车房的条件也在放宽”。现场不少年轻人表示,他们更看重另一半的“三观”“人品”“责任担当”。(4月18日 澎湃新闻)

  作家张爱玲有句名言,“出名要趁早”;继“应试要趁早”之后,“相亲要趁早”流行起来。“相亲低龄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也是当下社会变迁和社会心态的一面镜子。实际上,“相亲要趁早”的主角并非只有已经迈入职场的年轻女性,一些在校女大学生也在父母的张罗和催促下,早早地被卷入相亲市场。

  按照“女性习惯往上找,男性习惯往下找”的择偶梯度效应,农村地区男性容易成为“剩男”,城市女性容易成为“剩女”。参与相亲的女性占比较高,说明女性也在积极主动地去打破婚恋困境。在相亲市场,“优质男”是稀缺的“香饽饽”;早一点、多频次参与婚恋竞争,无外乎是为了提高找到“如意郎君”的概率。

  在一个盛行功利主义和工具理性的时代里,婚恋成为某些人利益变现的一种渠道。不愿意降低生活品质、不愿意阶层“下滑”的父母们,总是热衷让女儿们寻找“门当户对”的阶层内婚姻甚至实现“更上一层楼”;只不过,找到各方面都匹配自己择偶标准的“另一半”并不容易,需要早动手、“相亲要趁早”。

  希望相亲对象有车有房,并非丈母娘“狮子大开口”,而是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 “有车有房”很难说是具体某个人的要求,而是许多家庭对理想婚恋对象普遍性的要求。至于他们的女儿到底匹配什么样的婚恋对象,这本来就需要双向选择。现如今,不论是老一辈还是年轻人,都逐渐意识到婚姻质量的重要性,渴望找一个靠谱的相亲对象,就是为了给婚姻质量以一定的保障。

  在一个不确定性不断增加的风险社会,丈母娘对“有车有房”的要求看似赤裸裸,实际上也隐伏着“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们追求“保守的稳定”,和他们的人生经历、生活阅历密不可分;他们不愿意子女像自己这一辈人一样吃苦受累,渴望子女能够找到一个理想的对象,也是人之常情。更何况,一些老人变得更加尊重年轻人的想法,对“有车有房”的条件也在放宽了。

  婚姻离不开情感基础,也离不开责任担当。“三观”也好,“人品”也罢,说到底就是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是否合拍。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因为缺乏责任担当导致婚姻破裂,有部分夫妻因为“三观”“人品”纠纷冲突不断。从这个角度上说,“相亲低龄化”既反映了人们的婚恋焦虑,也折射出年轻人更加理性、务实的婚恋观。(杨朝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