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357|回复: 1

吴继华:创新思维使我快速成长

发表于 2008-2-19 16:50:2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吴继华:创新思维使我快速成长
■陆 轩

        当34岁的吴继华迈着比别人超大的步履在成长的路上快速前行时,许多人都羡慕他是时代的宠儿,有着比别人更好的运气。然而,了解他的人却知道,在他走过的12年的人生跑道上,起跑的助力是聪颖好学,成长中的加速度则是创新思维。这两大优势,使他成为新线铁路建设中的佼佼者……
12年前,吴继华大学毕业后来到中铁五局六公司第一工程段。当时,他一头扎进工地,虚心向师傅们学习全段机备的运转、维护、管理等情况,一年后,他竟然当上了机备主管,负责全段的机械技术工作。吴继华认为,干工作不能光用力气,要用脑子干活,只有具备创新思维,才能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企业创造更多、更大的效益。

        在我国铁路建设技术的标志性工程——秦(皇岛)沈(阳)客运专线六公司大吨位箱梁制架施工中,他自行设计的桥面系预制及挡碴墙模板实用、简便,所施工的跨305国道特大桥被铁道部秦沈总指挥部评为优质样板工程;他还大胆地设计出国内首创的在路基上利用转盘掉头装置进行550吨运架一体机整机调头架梁作业方案,取代了国外专家提出的在桥梁上掉头的方案,仅用一个半小时就完成了外方方案所需的十多个小时的整机180度的转向工作……仅在秦沈线制架梁施工中,他进行的技术创新就为企业节约资金200余万元。在渝怀及浙赣上铙项目部制梁中,他还带领员工攻克了桥梁加固新工艺、电子计量式混凝土拌和楼改造、梁体保温等近50余项施工技术难关;他参与编写的《运架一体式架桥机架设技术及工艺》、《550吨运架一体机架梁工法》相继在铁道部工法汇编、铁道工程学报刊登,有力地指导了工作实践。他本人也被评为集团公司、公司科技拔尖人才。

        在实践中,吴继华的创新思维不仅表现在科技攻关上,而且还体现在提高管理、协调能力,把自己锻造成复合型人才方面。为了让自己的创新思维有更扎实的知识基础支撑,他利用业余时间自学MBA管理课程、国家一级建造师考试教材等;每次外出购物,他惟一的去处就是书店;在他走南闯北所裹挟的行李中,书占据了一大部分。知识为他打足了底气,也使他的创新思维跨入管理领域。自2003年以来,他相继有了管理六公司渝怀制梁及浙赣上饶制梁项目部的机会,只见他用科学管理起步,先后制定出台了近800余项各种规章制度、工作标准,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然后,他针对渝怀、浙赣上饶箱梁单价低这一实际,又把管理的重点放在责任成本上,结合实际,重新制定了16米以上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后张法简支梁等的劳动定额,对内部能实行计件承包管理的工作项目,采取班组内部劳务承包方式,并把各项经济指标量化后分解到工序、班组,规范项目成本的支付程序,员工、班组收入跟工期、质量、安全、效益、文明施工等方面挂钩,按月考核,奖优罚次。今年初,机械工班因改进横向联接钢板加工工艺得到项目部奖励1000元,据悉,三年来,这种奖励在项目部已达百余次。
吴继华成为优秀的复合型人才后,有人高薪聘请他去当部门经理,却被他婉言谢绝了。他说:我的人生舞台就在筑路上,只有在这里,我才能舞动着创新思维的双翼、朝着自己的理想飞速奔跑,才能在为企业、为社会创造更高价值的同时,体现自身价值。

        如今,他管理的制梁项目部均较好地完成各项生产、经济指标,在同类箱梁制造中位居前列,生产的箱梁均一次性地通过国家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专家组的综合监督检验审核,取得生产许可证,拓宽了公司的桥梁预制生产领域,使公司具备24米铁路双线箱梁和16米、24米、32米等单线铁路T型梁、后张法预应力砼梁的生产资质,并具备年完成桥梁预制施工产值上亿元的生产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27 09:10:03 | 查看全部
好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