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林长有,29岁,抚顺石化公司石油一厂催化裂化装置工人技师,辽宁省“五一”奖章、抚顺市“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中国石油集团技术能手,是目前催化车间工艺班里最年轻的员工,他从创新人手,总结出了一套节能降耗的“优质操作法”。谈到他未来五年的生活,他说:
完善优质操作法 为企业发展助力
作者:赵旭东
“‘十二五’规划,对我是鼓励,更是鞭策。这些日子,我们班组在组织学习规划内容的同时,一起琢磨着如何完善‘优质操作法’。”12月16日在抚顺石化石油一厂催化车间,80后青工林长有告诉笔者,希望他总结的“优质操作法”,能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有所帮助。
“优质操作法”就是通过对运行参数的细微调整,实现装置运行的最小能源消耗。林长有说:“就好似如何用最少的燃气,把一壶水烧开。”
催化装置以生产汽、柴油和液化气为主要产品,工艺复杂,是炼油企业中操作难度最大的装置之一,带有高温高压介质,对操作参数的控制水平要求很高。林长有介绍说:“1℃的参数变化,就可能产生几万元的经济效益。”他向笔者举了一个例子,烧焦罐的温度每升高1℃,每小时就会少产出0.4吨蒸汽,但温度降的过低又会影响催化剂的再生效果。如何在指标控制范围内调整参数,使烧焦罐降到最理想的温度,是节能创效的关键。
林长有通过日常观察和对比不同条件下的操作参数发现,外取热器每小时提高50立方米的进风量,烧焦罐的温度就可下调1℃, 但风量的提高又会增加工业风成本。他对比进风量控制参数、烧焦罐温度和蒸汽产生量的关系,最后将进风量的参数调整在每小时2300立方米,使烧焦罐的温度控制在670℃最低的温度下限,每年可多创效益54万元。
林长有说,十二五规划提到把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要支撑,无论对企业的发展,还是对个人的创新意识来说,都非常重要。
“十年前我技校毕业刚来到石油一厂的时候,师傅就经常对我‘小伙子,好好干,这里是展示你才能的舞台’。”林长有认真的说,企业非常重视技术创新,为员工购置了大量专业书籍,定期组织技术培训和技能竞赛,并鼓励员工大胆创新。林长有坚信,创新是企业的生命,未来五年,他相信企业将会有新的发展。
林长有说,目前抚顺石化正在进行“原油集中加工、炼油结构调整”项目建设,将来装置的联合生产是发展趋势,我要在未来的五年对”优质操作法”进行不断完善,在节能降耗和技术创新上,为企业的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