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29|回复: 0

“孔明≠诸葛亮”折射教育之殇

发表于 2010-12-16 09:02:4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上海作家叶开的女儿乔乔今年上小学三年级,一次遇到一道题目,问谁是三国时期最足智多谋的人。刚看完《三国演义》彩图本的乔乔,欣喜而自信地写下:“孔明和庞统”。答案得到古典文学博士妈妈的认可。结果,语文老师说错了,标准答案是“诸葛亮”。(12月15日《中国青年报》)

  看到这样的教育方式,可能许多人会发笑。但这便是典型的中国教育模式。老师解释说,在小学阶段答案只能写诸葛亮或周瑜,写孔明也算错。我想,老师指的是教材标准答案,学生“偏离”标准答案,老师便判错。

  千百年来,中国的教育,是一种“我说你听”式的教育,老师告诉你的东西,你只需死记硬背,也就“学”会了。如果“我说你想”、“我说你也说”,那就不对。学生“想”,也要按要求去“想”,按照别人的“想”来“想”。学生的答案和老师不一致,就不正确。

  尽管我们也在标榜现代教育,但实际上离现代教育还有很大差距,倒是距离传统的教化式教育非常近。这样的教育,往往都是在告诉你“正确的东西”,不需要你思考“不正确”的东西,或“异端”的东西。于是,闹出“孔明不是诸葛亮”的笑话。

  “孔明不是诸葛亮”,如果仅仅只是笑话也就算了,可怕的是,这是教育原则,是按照教育原则实施的教育方法,这就会阻碍未来中国人的智慧发展。当外国都在大力推进创新教育,不断启发学生思考质疑的时候,我们却继续坚持标准答案式的灌输教育,扼杀中国学生的思考天性。这样下去,我们靠什么来赢得未来的世界竞争?

  现代教育是一种心灵启迪和开发教育,许多情况下,学生是不是拥有正确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会思考、质疑和创新。会正确思考质疑的人,他们自己会找到正确答案。(赵光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