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工人日报
    2020年,大连市发生各类生产经营性事故起数同比下降31.1%,死亡人数同比下降11%,连续五年实现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双下降”,未发生重大以上事故。
数字背后,是成立仅两年的大连市应急管理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面对急难险重任务主动出击,勇挑重担,会同有关部门一道成功化解了一系列重大风险隐患。
2020年,大连市以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安全发展为主线,以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为抓手,大力推进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全市应急管理驶入“快车道”。
信息化智能化“抓牢”主动权
做足信息化智能化工作,“抓牢”安全防范主动权。越来越多的大连企业,依托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向本质安全迈进。
全市危货道路运输量每年达600万吨,管控之难可想而知。而在大连市道路运输监管与服务平台上,实时显示着危化品运输车总数、位置、状态等信息,使一切“尽在掌握”。
2017年“8·17”火灾事故后,大连石化公司为214台关键机泵安装在线监测系统,其中55台安装了图像识别系统。恒力石化(大连)炼化有限公司,采用生产装置安全模式化监控,实现了由被动应对到主动防范的转变。他们的消防车还全部安装了GPS,一旦需要救援,可以随时调用最近的车辆。
2019年,大连投入约1198万元,在长兴岛本岛和西中岛修建两条总长41.4公里的危化品运输专用通道。设置区间测速卡口12个、电子警察抓拍设施4套。
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推动安全监管“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尤其基础设施的完善,让危化品运输车实现了“停有其所、行有其道”。
应急管理安全责任落地生根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谭作钧和市长陈绍旺多次对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工作作出部署,卢林、骆东升等市领导积极发挥中枢协调和指导监督作用,春节、国庆等重点时段市领导都亲自带队检查工作,推动大连在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上拧成一股绳、聚成一团火。市政府还将这项工作写入《市政府工作报告》,纳入2020年度实绩考核范畴,市安委办、市政府督考办联合督办。
此外,科学组织开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建立市区两级安全生产督察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打通责任落实最后一公里。
在全市开展的打通消防“生命通道”行动中,重点单位消防车通道划线1822家、住宅小区划线1055家;为全市30余条双向六车道安装分隔装置;全市1800多个人员密集场所安装视频监控系统。
全市12个功能区均完成安全风险评估,实现分级分类监管;建设完成视频和安全监控系统及危化品监测预警系统,监控一二级重大危险源107个,三四级重大危险源155个。
同时,大连市在全省率先出台《应急管理系统优化营商环境20条措施》,所有审批事项审批时限均压缩至法定时限40%。大力推行“一网通办”,网上可办率100%。由此,大连市应急管理安全责任落地生根。
危化监管方式不断创新
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提升化工和危化品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是重中之重。近几年,全市危化监管方式不断创新,编制了《大连市危险化学品禁止、限制和控制目录(试行)》;制定了《关于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方案》,压实市政府15个重点部门监管责任;制定了《化工园区管控一体化实施方案》和《大连市化工园区和危险化学品安全与环保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方案》,组织24个督查组检查企业469家次,发现隐患1813项。
2019年1月,大连市应急管理局成立后,将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工作作为城市安全头等大事,梳理各项任务267项。从投入500余万元组织专业机构对城市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到关闭42家不符合条件的非煤矿山和关停全市所有烟花爆竹生产企业;从建设国家级应急救援大连基地,到建立23支市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从制定出台《综合交通枢纽安全管理办法》到解决城市老旧轨道交通安全评价问题……一项项措施强化了治本之效,夯实了安全之基。
大连智慧化城市管理系统,将中心城区细化为1345个管理网格。运行4年来,查处城市安全问题10余万件,整治率达80%以上。
在化工园区和危化企业安全与环境隐患排查整治中,大连市因成绩突出,受到省政府通报表扬并给予500万元奖励。
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成效显著
按照“1+2+11”编制《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大连市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成效显著。
3次聘请国家化学品协会安全专家对43家危化企业深度检查;排查有限空间、涉爆粉尘作业数量43413个。开展金属冶炼、涉氨制冷、重大危险源等企业检查612家次,整改隐患636项。
全市1600余名消防救援队员和19支市级应急救援队伍,完成应对台风、抗洪抢险等任务,抢救被困群众533人,被誉为“全市人民群众的忠实守护神和可靠守夜人”。
目前,全市共成立各类检查组1575个,开展专项督导检查14156次,排查较大以上风险535处;排查一般隐患86990处,整改率提至96%,得到省安委会督查组充分肯定。
“大宣教”格局基本形成
商场、楼宇等场所电子屏幕上不间断播放安全公益广告;媒体直播间经常性发出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抓安全保平安的好声音……这两年,大连市深入开展安全宣传“五进”工作,全方位、多层次、多声部的宣传,连续两年获得全国应急管理系统新闻宣传先进单位,“大宣教”格局基本形成。
邀请应急专家来连培训18次;组织安委会成员单位和县区应急安全监管人员2700余人开展业务培训;组织应急管理讲座及培训1500余场次;连续6期对25家安全生产违法企业全面曝光;制作10部系列应急安全知识微视频,分获国家级评选二、三等奖。
初心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
以“高效、协同、有力”为目标,构建了有效的全市应急管理体系。“应急干部新春进企业”,向1100多家企业派出干部370多人;组成12个综合督查组和3个烟花爆竹专项督查组开展检查……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市未发生有影响的生产安全事故,工矿商贸、火灾实现“零事故”;清明节全市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零事故”。
2021年,大连市将重点抓好8件大事:积极推进应急体系建设项目;编制完善《大连市“十四五”应急管理领域专项规划》;进一步压实安全责任;加强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加强信息化建设水平;抓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打牢安全生产工作基础;积极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
“十四五”期间,大连市将进一步完善全市城市综合运行指挥中心和应急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市应急联动指挥中心)。未来,围绕5大能力提升、14个重点工程和29个建设项目,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信息化技术手段,大连市将实现“海陆空”全方位对企业和城市安全的实时感知、监测预警、应急指挥、数据共享等,实现城市安全精准、精细保障,使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再上新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