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松藻矿工:畅谈2008
刘方平
春天,正是播种的季节,也是人们放飞梦想、打造新年愿景的季节。辛勤了一年的矿工兄弟们,在新的一年里,如何实现心中的梦想?带着疑问,笔者走进了他们。
王少秋(采煤工):“不能砸了这块牌子”(小标)
“我虽然才到这个班组当班长2个多月,但决不能让班组连续13年被重庆市授予‘青年文明号’的这块牌子砸在我手里,今年,我将接过历届班组长用心血和汗水换来这来之不易的荣誉,继续带领全班,再接再厉,再创辉煌”。2月17日,重庆能源集团石壕煤矿采煤623队生产一班班长王少秋信心十足地说。
石壕煤矿采煤623队生产一班,现有员工33人,平均年龄32岁。35岁以下的青工25人,占集体总人数的78.1%。自1995年被重庆市授予“青年文明号”以来,至今仍然保持这一殊荣。
“谈谈你们班今年的具体计划”,笔者单刀直入。“我们班在2月初通过召开座谈会,大家集思广益,制定了一套通俗易懂、操作性强、便于班组员工接受的学习和工作计划。比如结合矿开展的“百万职工技能大提升”活动,在班组创造性地开展“岗位技术练兵”、“业务技能一帮一”等活动,同时,还内部制定了业务学习制度、事故分析处理制度、QC活动及全面质量管理制度等,将设备的原理图、性能图表、工作面情况布置图以及地质情况等及时更新在学习室的黑板上,随时组织大家学习讨论。对出现的设备故障,地质变化情况,让职工全部到现场,边分析边处理,提高全班职工处理变化情况的能力。并积极鼓励员工参加QC活动、科技攻关、小改小革、回收复用、提合理化建议……。”
田洪永(掘进工):再续师徒情(小标)
“刘师傅技术好,业务精,能再次成为他的徒弟,今年一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田洪永喜滋滋的告诉笔者。
石壕煤矿掘进622队的新员工田洪永,通过三个月的实习,他在刘师傅的言传身教下,已取得了上岗操作合格证。然而,他并没有满足现状,今年初,他为了再给刘师傅当徒弟,想直接说,但又怕刘师傅不答应,因此,他几次找到队上领导,要求做刘师傅的思想工作,又找来刘师傅平时相处的非常要好的“铁哥们”从中周旋,经过多方努力,刘师傅被他虚心、好学的真诚打动,即使这种师徒形式没有任何报酬,但他依然爽快的答应了。2月15日,田洪永终于如愿如愿以偿,与原来的师父刘光才签定了一份没有履行正式手续的师徒合同,继续以徒弟的身份在刘师傅的指导下学习掘进安全知识和操练岗位技能。
当笔者问起老工人对这位徒弟的评价时,刘光才坦白的说:“田洪永这个人,人老实,干工作踏实,又舍得吃苦,我一定尽心悉力教他,让他不丢我这个‘技师’的脸。”
胡昌勇(监测工):当好安全“守护神”(小标)
2月17日,笔者费尽了周折,终于在微机室找到了正在埋头苦学的瓦斯监测工胡昌勇。
胡昌勇, 2007年9月下旬,在唐山举办的全国煤炭系统第二届“开滦杯”职业技能大赛中,凭借自己从事瓦斯监测多年来积累和掌握的技术,获得了全国煤炭系统监测工技术能手称号。
笔者说明了采访意图,沉稳干练的他打开了话匣子。“自从2007年我获得了这个称号后,深感肩上的责任更大,特别是我矿现在正在进行技改扩能,井下点多、面广、战线长,干我们这一行的(指矿井瓦斯监测),直接关系着矿工的安全,稍有疏忽,后果不堪设想。在新的一年里,我除了认真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外,多带几个徒弟,当好矿工兄弟的安全‘守护神 ’。作为高瓦斯突出危险的石壕煤矿,由于先天不足,地质条件相当复杂,瓦斯监测系统能否正常使用,发挥作用,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占据着重要位置,要保证瓦斯监测设备的灵敏、可靠,还得有一套过硬的技术才行。我参加工作18年了,先后接触了AYJ-1、AYJ-2、TF-200、KJ25、KJ90等瓦斯监测系统,现在设备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我还想在工作之余,抽出一定的时间,学习瓦斯监测这方面的专业知识,用我们辛勤的劳动换来矿工的平安,企业的平安,这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地址:重庆能源集团石壕煤矿行政办公室
电话:023-48736009
审稿:李波(石壕煤矿党委工作部副部长) 电话:023-48736169
联系人:刘方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