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59|回复: 0

父亲的守望

发表于 2010-12-20 13:17:5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潘永嫦

   昨夜酒足饭饱过后,闲来无事,便与父亲聊起了当矿工的酸甜苦辣。不胜酒力的父亲在酒精的催化下,闭锁内心深处30年的话匣子一下子全打开了。“现在,你们是幸福的,工作在现代化的矿井、住在花园式的小区,与我们刚进煤矿那会相比,可谓是天和地的区别。”父亲点燃一支香烟,深吸一口后说道。

    听到父亲的话,我没有吱声,只是默默的注视着他。父亲脸上原本松弛的肌肉开始绷紧,突然一声长叹,脸上的肌肉又回复了平静,就这样他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发言……望着父亲脸上复杂的表情,听着他嘴里朴实的语言,虽然我并不能完全理解,但也能微微领略其中一二。

    记得父亲是从青布衫盛行的那个年代走上矿工之路的,到如今已有30个年头。在他与矿山一起风雨兼程的30个春夏秋冬里,我不知道他经历了什么,也不知道他做过些什么,但我敢肯定,他是从劳苦中走出来的人,因为两鬓的白发就是最好的见证。

    谈及父亲过去的工作环境时,父亲扔掉烟头,两手撑在沙发上,面朝天花板说道:“那时候,生产条件相当艰苦,掏耙、背篓是唯一的生产工具,十几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坚守岗位,换回来的仍是寥寥无几的钞票。”“你为什么不跨出煤矿呢?”我打断父亲的话问道。“孩子,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忠诚自己的工作,苦尽了甘总会来的嘛”。父亲的一席话,让我低下了头。

    对!“苦尽甘来”,今天煤矿的发展不正印证了父亲那句话吗?1979年,当一个伟岸的身影在中国南海边上画圈的时候,就注定声声春雷会炸响在祖国的黄河上下、长江两岸。因此,被称为“夕阳产业”的煤炭行业也注定会身价倍增,真正有“黑金”的感觉。

    企业在改革中看到了曙光、矿工在待遇和福利中看到了希望,割煤机替代了手工落煤,矿车替代了背篓运煤。在改革春风洋溢的今天,“实现千百亿·共建新松藻”的号角也全面吹响,员工们彻底打消了一切后顾之忧,一个又一个安居乐业的梦正在变为现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