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根治“花钱消分”毒瘤还要精准查处
近日,由公安部起草的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订建议稿)公开征求意见。此次修订建议稿中明确了对“代扣分”行为的惩处。新增加的规定从组织他人实施“代扣分”的组织者到实际替他人“扣分”的参与者,再到请他人代为销分的实际违法者均有相应的处罚规定,可谓对“代扣分”这一违法行为的全链条进行了打击。(5月10日法制网)
驾照全年只有12分,驾车出行不守法,面临罚单和扣分自然就不可避免。所以,对大多数驾驶者来说,驾车出行都会安分守己,谨慎驾驶,宁停三分,不抢一秒。
可自从有了“代扣分”和“替人消分”的经营买卖后,一些人在驾车出行时就变得过于放松,甚至还有肆无忌惮。因为只要愿意拿钱摆平的事,在有钱、不守规的人眼里,那都不叫事。如此放松放纵驾车出行,其背后的安全隐忧不可谓不让人细思极恐啊!一方面,助长了非法买卖消分勾当有恃无恐;另一方面也扰乱了正常的交通秩序,弄不好还有酿成交通事故发生。更为重要的是,有些人通过“代扣分”、“替人消分”这些非法渠道保全驾照不扣分也能照常开车,这样就会抱有安全的侥幸心理,对交通违法行为就更加不会引起足够重视。
这次修订建议稿中明确了对“代扣分”行为的惩处,如对组织他人实施代替实际机动车驾驶人接受交通违法行为处罚和记分牟取经济利益的,没收违法所得,处15日以下拘留,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再如,代替实际机动车驾驶人接受交通违法行为处罚和记分,牟取经济利益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撤销原行政处罚决定,处15日以下拘留,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有机动车驾驶证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5年内不得申领机动车驾驶证。可见,公安部对惩处“代扣分等违法行为决心之大,力度之大,可见一斑。
但是,笔者认为,根治“花钱消分”毒瘤还要精准查处。比如说,我国目前交通法规定:一辆车允许三个人进行消分,但是这三个人的关系必须是家人亲属关系。也就是说,某人家中有一辆车,如果有三个驾驶员的话,那这辆车只要记分没记满36分就不成问题。如果超出这个范围,或是对交通违法者没有精准查处,或是只在处罚力度上有加强,在精准查处上,不能追人追责,让交通违法者继续“花钱摆平”,那么,这样就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同时,也无疑还是隔靴挠痒。因此说,“替人消分”“代人消分”处罚力度要加强,处罚人员也要有可操作,以及其中的精准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