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62|回复: 0

三尺讲台一生情

发表于 2021-5-11 15:44:3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国道路中国梦·我身边的党员⑥)
人民日报
陈 聪

父亲是一名教师,不苟言笑又不善言辞,但在学生心目中却和蔼可亲。

因为父亲总是早出晚归、伏案而书,我对他在工作中的样子了解甚少。直到去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我才更加了解他的工作。那时,父亲承担了3个班的高三教学任务,为落实防控要求,只好用手机给学生“线上教学”。他的教学方式非常“朴素”:每天早晨他在班级微信群里发一张空白试卷,由学生自主答卷并汇报完成情况,然后他将答案发在群里供学生参考,最后他再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做出反馈,错误率高的题目他要着重讲解。出试卷、做试卷、工工整整地誊写答案、给学生打电话沟通情况……他分外忙碌,却乐在其中。

手机卡顿时无奈的求助、消息无法发出时着急的语气、提示电量不足时小声的抱怨……这是一个即将退休的老人面对智能设备的局促,也是一名党员教师坚持教书育人的执着。我为父亲这份朴素而动容,要知道,在这之前,他除了接打电话外,对手机几乎没有更多的了解。

我对父亲的工作,渐渐有了更多了解。原来,他经常带回家吃饭的那个男孩,不久前失去了自己的亲人;他有一天没有按时回家吃饭,是因为在看护感冒发烧的学生;晚自习9点结束,他却总是很晚才到家,是因为下了晚自习还在和学生讲题……父亲任教的学校是区里的唯一一所高中,承担着全区35个村的高中学段教学任务,各村离校较远,很多学生都选择住校。父亲每天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在惦记着:谁寝室的灯泡坏了?最近成绩下滑的学生是不是有心事?奔走穿梭在学校里,课上他严谨认真,课下他细心细腻。

青春献讲台,粉笔染白发。究竟是怎样的力量让他始终坚守?我想是因为那一声声“陈老师”,撑起了他43年的漫漫教学路;更是因为对党、对国家、对教育的信念,他坚信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名教师就该潜心育人。这份信念让他两鬓斑白未忘育人之责,从教几十年不改初心使命。

从教一生、平凡一生,但父亲始终不忘立德树人,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在岗位上坚守尽责,描绘出了一名党员、一名教师的人生底色。如今,我也即将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倍感使命光荣,深知重任在肩。正是身边的榜样,让我鼓起勇气、奋勇前行。

(作者为江西省文联工作人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