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听说,九月份刘姨就退休了,谁接她的班?”冀中能源邯矿集团陶一矿机电区绞车司机吝海芳经常到灯房打听这个消息。她对这个岗位已经窥视很久了,无奈寻不到“跳槽”的机会。与此形成显明对比的是,制修厂机修班的许芳总是哀叹:“早知道这样,说啥也不该从灯房出来!”
灯房是矿工下井必经通道,由于矿工素质参差不齐,在这什么样的难听话都能听到。以往以来,一些职工常受灯顶不到点、换不了新灯、抓了“三违”、罚了领导批评等原因的左右,只要发灯、收灯动作稍慢,便拿灯房当“出气筒”,摔灯、骂街、说脏话。长久以来,许多人对这个岗位都是避而远之,就算是岗上职工,也常托人找关系调岗。然而,今天却是另一番情象。
班长王艳花每天一上班,便先对2000余盏矿灯逐个排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她常说:“矿灯就是矿工的眼睛,灯不亮,安全生产难以保障”。一些矿灯,由于职工长期不上班、慌着休班等原因,不能及时反馈出现的问题,怕影响职工安全生产,巡检成为她每天的首要任务。
灯房女工程素美拿着灯头,微笑地问刚升井的职工:“是近光坏了吗?”那个职工详细地说着灯出现的问题,小程一边听一边调试,“师傅,是接触不良,我先帮你登记,下午就修好了!”这样的镜头很常见,灯房所有的职工都以“服务零距离、质量零缺陷、职工零怨言”为要求,坚持“细心、用心、耐心”服务,使矿灯的完好率达到百分百,职工的满意率达到了百分百。
看,一个职工悄悄地把几袋榨菜放在灯架上,被统计灯数的范新霞逮了一个正着:“唉!你的榨菜忘拿了!”那个职工边说边跑:“我专门给你们留的,晚饭别凑合了!”小范说,这事并不稀罕,她们还常常在架子中间捡到面包、瓜子、苹果等食品。综采区的何军善是经常“遗忘者”之一,“正是这些灯房姑娘,把我们矿灯房打扫得一尘不染,她们24小时的坚守,让我们感到温馨、舒心,这只是我们的小心意!”
这是陶一矿灯房自2006年实行超市化自主服务带来的变化。矿工自主管理矿灯,矿灯的充电、监管和维护等相关服务工作由灯房承担。8名灯房女工便用 “三零”理念与“三心”服务打亮了她们的“服务品牌”,赢得职工信任和尊重的同时,河北省巾帼示范岗、全国文明岗的标识赫然悬挂在电脑监控室的正墙中央。今年,陶一矿超高水材料速凝充填技术的成功应用,迎来大江南北客人,他们都对该矿灯房留下了深刻印象,还要把她们的经验、精神带回去推广。
吕学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