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曾因演唱抗疫原创歌曲《提灯女神》“走红”,时隔一年,她依然会被这首歌曲传递的职业精神打动——(引题)
护士林静:“我仍是那个提灯的人”(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李润钊
编者按:今天是第110个国际护士节,记者在护士节前夕采访了福建援鄂医疗队员、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主管护师林静,她的期待和憧憬写照着这个群体的集体心声。改善护士的工作条件、畅通护士的职业发展通道、提升护士的职业荣誉感,对他们多一份理解与尊重,我们的生命就多一份保障。
启动汽车发动机、开启手机蓝牙、调整音响音量……5月10日上午8时,福建援鄂医疗队员、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主管护师林静驱车向医院驶去,车里播放着她和队友蓝钰菱演唱的歌曲《提灯女神》。
这一天,是她离开武汉的第405天,也是她离开病区转岗中医药事业发展部的第354天,这首歌已经在她的手机里反复播放了867遍。
因不完美而完美
“听到旋律就会想起2020年3月6日凌晨1点武汉金银潭医院四楼的红区走廊,夜里巡房我们要提着灯走过142米的廊道,途经46扇窗。”那一天,林静把队员们夜里巡房的视频发在了朋友圈,并配文:“那是‘提灯女神’的光芒,那是穿越时空的温暖!”
这段39秒的短视频和文字,便是医疗队创作歌曲《提灯女神》的灵感来源。这首由林静参与作词、演唱的歌曲,在国内四大在线音乐平台发布,累计播放量达420万次。
林静告诉记者,这首歌的录音地点就在隔离酒店的房间,一台手机和一只有线耳机就是当是全部的录音工具。短短4分钟的歌曲,林静和蓝钰菱利用轮班休息的时间从下午3时录到了凌晨1时。
“我们的声音在颤抖、音准也有问题,连嗓子都是沙哑的。”林静心里很清楚,这首歌她们唱得并不完美。
回到福建后,从事迹报告会的现场到职工春晚的舞台,《提灯女神》这首歌林静和蓝钰菱唱过不下百遍,也有专业机构向她们发出重新录制的邀约,可得到的答案都是拒绝。
“歌曲里的我们就是当时的我们、真实的我们、工作在战‘疫’一线的我们。”在林静看来,正是因为不完美,这首歌才“完美”。
虽然离开了护理一线岗位,林静还是会时不时哼起这首歌。“我和那些来自全国各地不知道彼此姓名的同行们在武汉奋斗了58天,看着这座城市从冬日萧瑟到新绿吐蕊。歌词和旋律会反复提醒我,我仍是那个提灯的人。”
离开是为了再遇见
“上午6时出门,7时15分到达病房,7时30分巡视病房、晨间护理,7时45分开早会,8时床边交班,8时20分护理短会,9时后进行日常护理……”这曾是护士长林静的日间行程。24小时不关机、没有周末、持续加班、没时间照顾孩子……早已成为她和家人眼中护士职业的模样。
抗“疫”归来后,由于工作需要,林静从外科病房调到了中医药事业发展部。在新岗位上,林静负责社区医技人员培训、智慧医院建设以及中医药制剂的质控工作,过上了“朝九晚五”的生活。
现在,她工作的大部分时间面对的不再是病区患者,而是电脑屏幕以及屏幕外的医生、护士;她穿的也不再是那身穿了20年的护士服,而是一件崭新的白大褂。
谈到这些令不少同行“羡慕”的改变,林静坦言:“新岗位让她有机会重新审视自己,重新审视护士职业。”
现在,林静一年要帮助600多人(次)的社区护士进行创口护理、新冠疫苗过敏性休克应急处置等医技培训。
为了能完成品质管理的岗位责任,林静重新翻开了20年前的课本,学习12种剂型、52个品种中医药制剂的药理学原理。以前回到家,她倒头就能睡着;现在她打算利用下班时间“充电”,她给自己安排了管理学课程,还计划准备研究生考试。
午休时间,林静有空就会回到外科病房,病房更衣间里仍留有她的储物柜,储物柜里存放着属于她编号2078的护士服。
林静告诉记者,“离开是为了再遇见,希望再见时,是更好的自己!”
憧憬更广阔的职业空间
去年,林静评上了副主任护师,相较于很多止步中级甚至初级职称的护士,她已经是幸运的。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有445万名护士,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护士约占比50%~60%。而《中国护士群体发展现状调查报告》显示,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护士人数占比,不到护士群体总人数的10%,超一半的护士受困于学历、发表论文、职业环境高度竞争等压力,对职业发展和职称晋升感到迷茫。
林静坦言,她和一线护士们都憧憬能拥有更广阔的职业空间。
援鄂归来后,林静加入了音协,和专业歌手合作录制新单曲,尝试用音乐让自己的生活有更多色彩。
数据显示,在护理一线98%的护士都是女性。她们一方面要完成繁重的临床护理任务,同时还担负着教育子女、照顾家庭的责任。忙碌的护理工作和生活重担挤压着白衣天使们的生活空间。
林静表示,希望能有更多人加入“提灯”队伍。就像歌曲《提灯女神》中所唱的:“穿越时光的温暖力量,更是心中炙热的太阳,提灯女神手中的灯光,驱散阴霾点燃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