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83|回复: 1

走近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先模英烈人物(11)邓中夏

发表于 2021-5-14 08:59:2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邓中夏:“最后胜利终究是我们的”

2021051007202779737.jpg


邓中夏像。新华社发
  邓中夏,1894年10月出生,湖南省宜章县人,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一位卓越领导人和杰出的工人运动领袖,又是我党的一位重要理论家和学者。
  1917年,23岁的邓中夏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后转入哲学系学习。1919年,邓中夏参加五四运动,任北京学生联合会总务干事,参与火烧赵家楼的行动。1920年3月,在李大钊领导下,邓中夏、高君宇等人发起组织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年10月,在研究会基础上,发起成立了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邓中夏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
  自1920年4月起,邓中夏长期在北京长辛店从事工人运动。1922年5月1日,邓中夏作为长辛店工人的代表,出席在广州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当选为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主任。同年7月,邓中夏出席党的二大,被选为中央委员。
  1925年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后,邓中夏任秘书长兼宣传部长,留在广州工作,不久参与组织和领导了著名的省港大罢工。
  在大革命失败的紧急关头,邓中夏坚决主张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随后,他参加党的八七会议,被选为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
  1930年7月,邓中夏从莫斯科回到上海。不久,中央任命他为中央代表赴湘鄂西根据地,任湘鄂西特委书记、红二军团(后改为红三军)政委、前敌委员会书记、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与贺龙、周逸群一起领导湘鄂西的武装斗争。
  1932年,邓中夏调回上海,坚持秘密斗争,担任全国赤色互济总会主任兼党团书记。
  1933年5月,邓中夏在上海工作时被捕。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严刑拷打,他大义凛然,视死如归,他对狱中地下党支部负责人说:“请告诉大家,就是把邓中夏的骨头烧成灰,邓中夏还是共产党员。”
  邓中夏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给党中央写了一封信,他深情地写道:“同志们,我快要到雨花台去了,你们继续努力奋斗吧!最后胜利终究是我们的!”
  1933年9月21日,南京雨花台刑场,邓中夏高呼着“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万岁!”,英勇就义,时年39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5-17 22:39:58 | 查看全部
邓中夏:杰出的工人运动领袖
邓中夏是我党早期的一位卓越领导人和杰出的工人运动领袖,其故居位于郴州市宜章县太平里乡邓家湾村,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故居坐东南朝西北,主体建筑采用湘南民间砖木结构制式,为青砖墙体、青瓦屋面、木板楼阁。现故居内4间厢房复原了邓中夏一家曾经的生活场景,堂屋为陈列室,展示着邓中夏烈士的生平事迹。

  1894年10月5日,邓中夏出生于此并在这里度过了青少年时代。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后,他在李大钊的引导和十月革命的鼓舞影响下开始研究马列主义,并积极投入反帝爱国斗争。1920年10月,他参加了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是共产主义小组的最早成员之一。

  1933年5月,邓中夏在上海不幸被捕,同年9月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年仅39岁。

  【藏品故事】

  邓中夏与《工人之路》

  邓中夏故居陈列室的展柜中,陈列着《青年工人》《工人之路》等一批进步刊物,是邓中夏领导和参与工人运动的重要史料。

  1925年6月,随着震惊中外的省港大罢工爆发,一份指导工人罢工斗争的报纸——《工人之路》应运而生,作为大罢工领导者之一的邓中夏担任主编。

  “在担任主编期间,从版面设计到报头题字,从重要文章撰写到稿件校对,许多都是邓中夏亲力亲为。”故居讲解员邓如芬介绍,邓中夏当时发表的文章或辛辣嘲讽,鼓舞工人斗争志气;或循循善诱,引导工人积极思考、灵活斗争,在中国工人运动的史册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925年7月,省港罢工委员会收到沙面英国总领事杰弥逊的来信。杰弥逊在信中称罢工会影响中国人自己的粮食供应、减少中国工人做工和谋生的机会。邓中夏对此在《工人之路》上发表文章予以坚决驳斥:“我们都知道你措辞的用意,你想向我们叩头乞和,希望我们团结分离,故以失业为恫吓,好减少我们对付你们的力量。哈哈!红毛鬼呵!其实你的肝肺心肠,我们已用X光线一眼看穿了……”鞭辟入里的犀利文风,既一语道穿英方动机,又提振了罢工工人的信心,同时也展现了邓中夏独特的写作风格。

  在邓中夏的指导下,《工人之路》先后开辟了“短评”“特载”“省港罢工消息”“国内新闻”“世界新闻”“工人常识”等栏目,不仅紧密联系实际,战斗性很强,而且照顾工人群体,版面活泼,语言通俗易懂,因此深受工人欢迎,为科学指导工人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