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97|回复: 0

高铁时代:乡愁是一张薄薄的车票

发表于 2010-12-22 19:00:3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9日起,铁路上海站开始受理2011年寒假学生团体票预售。记者发现,春运步入“高铁时代”,对于家住长三角地区的学生而言,返乡成本增加,面对几乎翻番的票价,不少手头偏紧的学生只好改坐长途车返乡。(12月21日《重庆晚报》)

  “高铁时代”赋予《乡愁》新内涵———“小时候,乡愁是一张薄薄的车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高铁以“高铁速度”在增加,其优越性足以用运输市场的“良币”来形容,而低价的普通列车现如今已沦为 “劣币”。“劣币驱逐良币”是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定律。但不适合“运输市场”,事实上,高铁正在“驱逐”普列——— 随着沪杭、沪宁高铁开通,以往频繁往返长三角地区的普快列车相继“退役”。

  高铁高价诠释“时间就是金钱”。高铁火车速度提速了,票价也随之“提速”,“试行运价”以合法合规的身份出现,而且“无需听证”,民众颇有微辞,“用脚购票”虽是无奈的选择,但对运输市场的竞争还是有裨益的。民众真正期待的,是高铁开通后形成的各种交通工具的充分竞争,比价格、比时间、比服务,最终消费者得到实惠。

  也许,高铁真的“不差人”。铁道部运输局综合部主任李军在今年8月说,中国高速铁路自运营以来始终保持客流非常旺盛的状态,高铁上座率120%是真实准确的。由于普列“萎缩”,我们不得不怀疑,120%的上座率中有多少比例是乘客的别无选择?有多少是民众的被动“享受”?

  “穷人经济学”似乎被人淡忘。学生,尤其是那些“穷学生”,在不得不支付高额的学费、生活费等直接教育成本后,又将为“乡愁”而支付交通运输转嫁的间接教育成本。还有城市里真正弱势群体的农民工兄弟,他们为“乡愁”而千辛万苦想拿到那张薄薄的车票。高铁满足一部分群体出行需求无可厚非,但高铁不能“驱逐”普列,因为,城市里有着很多穷人,享受高铁只是个“传说”。春运在即,乡愁的人们即将踏上回家之旅,一张薄薄的车票承载着“春来运转”的期盼,承载着“消解乡愁”的期待。(冬雪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