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58|回复: 0

“区域通办”优化协同软环境

发表于 2021-5-15 10:45:4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北京日报
  经共同签署协议,北京城市副中心、廊坊北三县、廊坊临空经济区将正式实行“区域通办”联动机制。首批共纳入70项政务服务和453项高频便民事项,企业、市民办理“最多跑一次”。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走向纵深,廊坊市与北京城市副中心产业衔接日渐密切,资源与人员流动日趋频繁,然而,异地办理某些事项却仍然只能“折返跑”,给相关企业和群众带来诸多不便。瞄准民生痛点,“区域通办”联动机制应运而生,以办事指南清晰、办理情形唯一、材料要求明确为标准,按照“成熟一批、推出一批、跟进一批”的原则有序推进。在此前半个月的试运行中,首批落户廊坊的5台政务服务便民自助终端设备就办结异地业务450余件。相信“区域通办”联动机制正式落地后,群众办事会更加省心省时省力。

  大道至简,善政必简。近年来,全国各地纷纷推动“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政务服务不断升级:从“最多跑一次”到“网上办”“码上办”,再到打造全国政务服务“一张网”、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异地可办。就目前来看,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也已上线,已有超3亿注册用户,但办理事项仍然比较局限,还需要拓展。在这方面,京津冀身为北方最大的城市群,又面临着异地办事的巨大需求,更要做好表率、走在前列。

  让“区域通办”落地见效,需要进一步深化协同思路。放眼当下,京津冀“政务一体化”持续深入,在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互联网+政务服务”、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多个方面初见成效,还首创了国家级经开区之间事项的“跨省通办”,这正是继续探索的良好基础。一方面,三地要进一步打破“一亩三分地”的僵化思维,摒弃保护主义,增强大局意识,主动投身政务改革大潮。另一方面,也要善于向技术借力,充分用好创新成果,加快服务平台建设,打破“信息孤岛”、拔掉“数据烟囱”、化解“行政隔阂”,让政务信息系统互联互通。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三地主动作为、共建共享,让“区域通办”的事项更多、范围更大,让“进多门、跑多网、耗时长”成为历史,必将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为全国政务“一张网”积累经验智慧,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搭建“快车道”。(胡宇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