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398|回复: 0

中国宝武高端取向硅钢用上“自产”氧化镁

发表于 2021-5-17 16:58:5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制约中国宝武高端取向硅钢产品的最后一道关键之“锁”被打开。近日,中国宝武联合国内氧化镁制造企业开发的BW-H1氧化镁成功应用于宝钢股份0.23毫米薄规格高等级低温取向硅钢,并且综合指标优于国外最高等级产品,这也标志着中国宝武破解了“卡脖子”技术,打破了国外垄断,实现了国产氧化镁制备技术的重大突破。
取向硅钢是钢铁产品中制造难度最大的品种,被誉为钢铁产品“皇冠上的明珠”,而能否生产取向硅钢,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钢铁企业制造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从2008年宝钢股份“十年磨一剑”自主研发成功代表世界钢铁业最高工艺技术水平的低温高磁感取向硅钢并实现产业化,到2019年B18R060极低铁损取向硅钢新品实现全球首发,一直以来,中国宝武始终坚持走自主研发之路,实现从赶超到引领。
氧化镁是取向硅钢涂层中的关键原材料,主要起隔离剂的作用,以防止带钢在高温退火阶段粘连,同时还会与硅钢表面的二氧化硅反应,形成优良的硅酸镁绝缘底层。取向硅钢产品的产业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底层形成技术的突破,其中,氧化镁的作用至关重要,决定着产品质量、成材率和成本竞争优势。而薄规格高等级低温取向硅钢底层形成难度最大,对氧化镁的要求也最高。
截至目前,宝钢股份取向硅钢已覆盖当今世界取向硅钢商业产品的全部系列,实现了取向硅钢研发、制造技术全面引领。但是,宝钢股份薄规格高等级低温取向硅钢所需的氧化镁却长期依赖进口,不仅价格昂贵而且关键指标稳定性得不到有效解决。氧化镁也由此成为了宝钢股份薄规格高等级低温取向硅钢生产中的唯一没有得到妥善解决的难题。
破解“卡脖子”技术,必须靠自己。早在2013年,宝钢股份就开始探索解决氧化镁国产化替代难题,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2017年中国宝武中央研究院硅钢研究所决定联合国内企业跨界自主研发薄规格低温取向硅钢专用氧化镁。2018年,薄规格低温取向硅钢用氧化镁制备技术列为公司级科研项目。2020年,列为公司5项关键核心技术之一,决心瞄准国际先进水平,突破制约钢铁制造业核心技术的短板问题。中央研究院专门成立了项目推进组,并由硅钢研究所吉亚明博士担任高端氧化镁研发专项负责人。吉亚明团队一直从事取向硅钢涂层及其原料的研发,持续为一流的宝钢取向硅钢产品表面保驾护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