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回复: 0

重庆市“最美产业工人”王玉俊:从拖后腿到首席技师

发表于 2021-5-19 19:06:4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工人日报
  “一根头发丝直径大约是0.05到0.08毫米,我们肉眼可见的最小尺寸是0.05毫米,而我的工作就是要保障在0.05毫米之间不能出差错。”日前,在2021年重庆市“最美产业工人”发布仪式上,重庆海尔空调器有限公司焊接首席技师王玉俊这样形容自己的工作。
  2006年,王玉俊从技校汽摩装配专业毕业,进入海尔公司成为一名空调装配的焊接工。由于所学专业不同,刚从事焊接工作时他完全不在行,甚至会拖整个生产线的后腿。
  “既然做了这份工作,就应该做出个名堂来,不能混日子,滥竽充数。”有了这样的想法后,每天下班后,王玉俊会留在车间独自一人找出一些废旧材料,反复练习。遇到休息日,他也会来到车间,“偷学”师傅们的手艺。渐渐地,他不仅爱上了这门技术,还发现了这门技术的一些诀窍,他开始在焊接的精准度上下功夫。
  “空调生产的焊接有很多特殊性,焊接材料型号偏小,又是流水线生产,所以对工艺要求非常高,比如焊接时对铜管的插接间隙就必须要达到0.05毫米,焊接的质量才会有更好的保障。”王玉俊说。
  在生产过程中,王玉俊发现有的管组插接间隙超过了0.1毫米甚至0.3毫米。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他查阅大量资料,主动向焊接专家请教,尝试着把原来的倒焊技术改进为立焊,结果不仅降低了焊接难度,还提高了质量和效率。他的这一技术在全公司推广开来,每年为公司创造价值上百万元。他也从一名拖后腿的新手成为了公司的焊接能手。
  王玉俊表示,如果用户因为空调泄露制冷剂而退货,会影响用户体验,导致用户产生抱怨影响空调的质量口碑,“因此,每个产品我都当作给自己做,合格率一定要达到100%。”
  2016年,在江北区总工会的推荐下,王玉俊进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成为了劳模班的一名学员,圆了大学梦。
  10余年的磨砺,王玉俊练就了精湛的技能,如今,他已是公司的焊接首席技师,并牵头建立“王玉俊劳模焊接创新工作室”。
  “自己进步,还要带动工友进步。”工作室成立后,王玉俊将自己的技术成果和加工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工友,并得以广泛应用,使工友加工同类零件生产效率最低提高2倍。在他的教导下,很多徒弟的技术水平突飞猛进,在各项竞赛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如今,他已培养出产业线焊接首席技师2名,互联工厂首席技师5名,优秀焊工100多名,使公司焊接水平不断提升。
  王玉俊坦言,干这行不容易,需要“十年磨一剑”的坚持不懈和坚韧不拔的创新精神。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精神,他也收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巴渝工匠年度人物”重庆市“最美产业工人”等荣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