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一、 写在前面
2015年8月天津港发生一起因硝化棉积热自燃引发的特大爆炸事故,2019年3月江苏响水发生一起因硝化废料积热自燃引发的特大爆炸事故;2011年6月美国康菲公司与中海油合作开发的蓬莱19-3油田发生大型漏油事故,2021年4月中海油蓬莱19-3油田发生井喷着火事故。同类企业同类事故不断上演,是偶然,也是必然。
19世纪德国伟大哲学家黑格尔曾说过,“我们从历史得到的唯一教训,是我们从没有从历史中得到教训”,因此,几千年来人类的战争几乎从未停止过,历史更迭,朝代更替。很显然,我们也从未从历史事故中吸取充足的教训,于是同类事故重复上演就成为了必然。
大小事故频发,一时间风声鹤唳,人人自危,政府认为自身法律体系不够严不够全,于是法律体系层层加码,安全隐患入刑;行业监管部门认为文件要求不够多不够细,于是明电、密件、会议一个接一个;总部机关单位觉得监督检查不够勤不够密,于是明察暗访、四不两直、飞检火检层出不穷,基层企业则面临经营任务与安全生产双重压力苦不堪言,于是“以会议落实会议、文件落实文件、留痕应付检查”等成为各行各业、各级单位抓安全生产工作不得不采用的重要手段,安全生产管理离真理越来越远。
二 真理是什么?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也是一部真理追求史。几千年来人类在围绕“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等问题进行了无数次的争辩与否定,于是诞生了一批又一批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培根、洛克、达尔文等一代又一代人前赴后继,在“我从哪里来”这个问题上,人类从一开始的认知“人是上帝造的”,到“人是水做的”,到“人是由原子构成的”,最后到“人是进化的产物”,可以说越来越接近于真理。也正是这一批一批伟大的精神领袖,带领一代又一代人不断进行认识革新和权力抗争,从经验主义到实践主义,从实践主义到理论探究,从理论探究再到科学知识,最终形成了”人皆生而平等,享有造物主赋予给他们的不可剥夺的权利,包括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我们认为这是普世真理,不言而喻“的终极思想,美国人将其写入宪法,于是美国成为了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强大的国家。

由此可见追求真理的过程,既是自我否定的过程,又是自我强大的过程。
安全生产管理需要脱离恐慌症、运动式、碎片化,回归到追求真理的道路上。
那么安全生产管理的真理到底是什么?作者才疏学浅,亦不是圣人,还未找到这个问题的终极答案。当前主流思想观点认为安全管理的核心是风险管控,在未找到更合理的思想前,我们姑且暂时认为风险管理就是安全管理的核心,这个理论在现阶段看似乎最接近于真理。
然而就是这个我们普遍耳熟能详,伴随企业管理活动每一个环节的,最接近于真理的安全风险管理,大家真的有在重视它,研究他,攻克它吗?国家《安全生产法》通篇未提风险二字,原国家安监总局印发的《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基本方法》文件中,也仅仅是列举了风险分析的多种方法,许多企业看完后对风险分析如何落地仍云里雾里,不知道从何处下手。
随机找一家企业,抽样几张风险清单仔细研究一下,会发现,风险描述千差万别、五花八门、鱼龙混杂,参差不齐,看完之后您也许会觉得安全风险管理是如此的不严谨,不可靠。
于是,我们发现大部分人,包括部分从事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和政府监管的专业人员,在以下一些问题上,似乎知道,又似乎不那么明白。
风险到底是什么?(我是谁的问题)
安全风险又该怎么定义和解释?
风险如何识别?(我从哪里来的问题)
风险如何分析? 
风险识别与风险分析是一回事吗?
风险如何评价?
风险评价(RISK EVALUATION)与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是一回事吗?
风险如何描述?
风险如何登记?
风险登记了干什么用?
风险如何应对?(我到哪里去的问题)
风险应对与风险管理是一回事吗?
如果上述最基本的概念都搞不清楚,企业安全管理之慌乱和恐惧就可想而知了。
风险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它好像在,又好像不在,好像离我们很近,又感觉很遥远。
风险管理是一个庞大的课题,受篇幅限制,本文仅尝试简要回答两个最困扰大家的问题,即风险到底是什么,风险到底该如何准确地描述。
三 风险到底是什么?(我到底是谁)
1705年,瑞士数学家贝努利发现,当随机事件大量重复出现,往往呈现几乎必然的规律,通俗地说,就是在试验不变的条件下,重复试验多次,随机事件的频率近似于它的概率,偶然中包含着某种必然,这就是后来被称为的大数定律,也是风险概念的早期萌芽。
1931年,美国管理协会保险部首先提出风险管理相关概念,1950年前后,风险管理以学科的形式发展起来,并在美国形成了独立的理论体系。
然而发展到今天,风险到底是怎么被定义的呢?
不确定性对目标的影响,称之为 风险(来自GB/T 45001-2020)。
同理我们不难推断,不确定性对安全目标的影响,就叫做安全风险。
                 
以前我们常常认为安全风险就是事故发生概率与潜在后果的乘积,这样的定义给后续风险的具体描述造成很大困扰,当我们描述风险时,到底是该描述可能性还是描述后果?谁能代表风险本身?
从不确定性对安全目标的影响这个定义,我们来延伸理解,安全风险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
一是安全风险需要依附于一个安全目标,有一个企业预期想要的安全结果,但未来不一定会按照想要的结果去发生,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安全目标,比如一年不管工伤死亡多少人都无所谓,那么这个企业就没有安全风险;
二是必须具备对实现目标的不确定性,如果一个工人在一个工厂工作,确定会死亡或确定不会受伤,都不构成安全风险,因为结果已经确定了,所以就不再是风险,而是确定性后果;
三是必须具备对预期实现的目标有影响,这个影响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但通常意义上,我们面临的影响大多是负面的。
在人类社会活动中,风险是一种常态,安全是非常态,有风险是永恒的,而安全则是暂时的,正因为认识到安全是暂时的,企业才需要不断的管理风险,让安全变得久远一些。
四 风险该如何准确的描述
企业要管理风险,第一步是要找准管理对象,即要准确识别出风险,也就是弄清楚风险从哪里来,对于已识别出的风险,也不能仅是一个虚幻的概念,这就需要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准确的描述和登记。
识别风险的过程就是发现、确认和描述风险的过程,而准确的描述风险通常需要包含四个维度,即风险源、风险事件、造成风险事件的原因及潜在后果(来源GB/T 23694-2013),因此切不可孤立去看待一个风险的描述,风险描述是一个结构化的表述,一个组合的表述。
对风险的描述,重点在于准确描述风险事件。
举例来说,脚手架搭设是企业经营活动中常见的一项活动,要描述脚手架搭设活动中一个典型的安全风险,有些同志描述为人员受伤风险,有些同志描述为人员死亡风险,有些同志则描述为存在重力危害风险,而准确的描述方法应当是人员高处坠落事件风险,因为人员受伤或死亡是该风险事件的结果。
准确描述风险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针对性的控制风险。如上述例子,如果风险描述为人员受伤或死亡风险,我们会发现管控措施无从下手,同理重力作为风险源,是客观存在的,无法避免;因此只有当我们找准风险描述,为人员高处坠落事件时,我们就可以针对性制定控制措施,包括给员工配置安全带,防滑鞋,搭设人行通道和拦腰杆等等,均为防范高处坠落风险的控制措施。
风险分析方法可以有很多种,但对风险的描述和最终形成的风险登记清单则必须有统一的、准确的、科学的格式和规范模板,否则就会出现一个企业几万个形态各异风险的局面。
五 写在后面
放低姿态,放下傲慢与偏见,重新审视安全风险管理的本质与内涵,自内而外,自下而上搭建安全风险管控的体系与机制,号召安全管理专业人士及监管部门,少一些责任担忧,多一些追求真理的勇气,引导全员求真、务实、科学、严谨地认识工作过程中的风险、准确地识别风险、描述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登记风险、应对风险。
而后,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不再遥不可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