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179|回复: 2

[话题探讨] [反方]“留人以利”更要“留人以情”

发表于 2010-12-24 13:05:0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留人以利”更要“留人以情”

/汪红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部分企业自下半年开始,在一些关键岗位、关键工序探索实行“首席工人”“首席技师”制度。对那些技术好、综合素质高的一专多能、复合型技术人才或者岗位技术能手,授予“首席工人”“首席技师”称号。在工资待遇、津贴补助等方面给予是适当的提高,目的是防止优秀工人流失,不断增加企业技术工人比重。

俗话说:“无利不起早”。任何人付出了劳动,就应该得到相应的回报。但在现行的企业内,总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分配不公的漏洞。“首席工人”制填补的正是高素质工人的高素质劳动与普通工人的普通劳动同等分配的制度漏洞。它的依据是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分配原则,性质是“以利留人”。

二十一世纪企业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这是个人人皆知的道理。企业为了留住高素质人才适当提高他们的福利待遇,用金钱物质补偿的方式会起到一定的效果。但这个手段不仅仅存在“量”的局限性,还有“效”的不足,且极易引起企业间非理性竞争。

一代圣君唐太宗有一次在与儿子谈话中说到人才使用诀窍:“取人以利,尤要待人以诚,交人以心不如留人以情”。此话的意思是说招揽人才应该给人以利,更要与人才诚恳相交,但留住人才最重要的不是利,而是情分。

唐太宗强调的情分具体指什么呢?第一它包含了加工资、增福利等物质手段,甚至记住人才家人的生日,及时为他们祝福等小恩小惠。最重要的是要让人才对国家美好前景树立信心并为他们充分展示个人才华提供尽可能多的信任,尽可能大的舞台,以赤诚换取人才的忠诚。

大臣魏征本是太子李建成手下,是李世民的对头,但李世民丝毫没有因为这个而歧视魏征的才能,而是给他以信任,并给他以舞台,还与他结为儿女亲家,君臣二人演绎出流传千古的“贞观之治”宏图。不能不说,初唐的兴盛得益于魏征等人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得益于唐太宗待人以诚,留人以情。

孔子曾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靠金钱物质待遇留人,往往只能留住一些喻于利的小人,凡人,要想留住那些“喻于义”的君子除了适当的利之外,更要用“义”用“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4 13:39:44 | 查看全部
有见地的观点,支持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6 19:24:44 | 查看全部
好观点,让我见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