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15|回复: 0

[行业特色与就职提醒] (交通)车牌拍卖:上海治堵王牌

发表于 2010-12-24 15:18:5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2月18日,上海迎来新一月的私车牌照额度拍卖活动。
  在这个城市,个人若要给新车上牌,就需要参加这种每月一次的私车牌照额度拍卖,或是通过二手市场,高价买下额度,再借此去车辆管理部门办手续。
  实行这个与众不同的政策,上海政府的意图,是要通过对每月私车牌照额度发放的控制,来抑制城市汽车保有量的增长,进而化解交通拥堵问题。
  12月的私车牌照额度拍卖投放量达9000张,是史上投放量最多的月份之一。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两年前的这个时候,额度投放量只是4500个。
  过去一年多来,在强劲汽车消费等因素的带动下,上海车牌拍卖价格,从3万元左右一路扶摇直上,创下了平均中标价45291元的三年新高,二手车牌价格也飙升到4.7万元左右。
  这块现在价值近五万元的“车牌”,比一辆QQ汽车还贵,被戏称为“世上最昂贵的铁皮”。
  昂贵的“铁皮”招致了民众尤其是中产阶级的强烈质疑。但上海的汽车保有量远低于北京却是不争的事实。截至2010年9月底,上海汽车(15.63,-0.37,-2.31%)保有量为167万辆——是人口更少的北京的三成多。
  这是否是上海交通拥堵状况好于北京的最直接原因呢,争论很大。
  车牌拍卖违法?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上海就建立了一套私车牌照额度的拍卖制度。不过,那时投放市场的沪Z“自备车”牌照数量极少,且以10万元天价起拍,在当时的收入水平之下,虽也称意在控制交通总量,其中亦含“奢侈税”的意图。
  而现行的私车牌照额度拍卖的发端,业内更多认定的是1994年,上海政府发布规定,以有底价、不公开拍卖的方式,对私车牌照额度进行市场化分配。也正是在此前后,上海开始大量修建高架道路,采取多种措施,缓解越来越明显的交通拥堵。
  此后,为了支持本地和国内汽车工业,上海曾对本地产桑塔纳车的牌照指标拍卖以显著优惠,后因其他省市有反弹和不符合入世承诺,均被取消。
  2004年5月24日,上海“车牌”拍卖史发生了一个重要事件──时任商务部部长助理的黄海,在中央电视台《经济信息联播》上表示,上海的私车牌照拍卖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并“希望上海方面能够按照新的道路安全法规,对这个行为再进行一次认真的研究”。
  这在各界立即引发了上海私车牌照额度拍卖制度的合法性的热烈讨论。
  当时律师界认为,道路交通安全法、《机动车登记规定》等规定了申请机动车登记应当提交的五项证明和凭证,并不包括上牌额度证明,而上海的做法是增加了一项法律范畴外的机动车登记的条件。而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地方性法规为实施上位法对行政许可条件作出的具体规定,不得增设违反上位法的其他条件。
  于是,国内各大媒体上批评声不绝于耳,上海可能取消拍卖制度的说法开始流传。
  一个月后,上海私车额度拍卖价格大幅回落到仅34226元,最低竟然只有10800元。此后半年,平均中标价始终只在2万-3万徘徊。
  而上海市政府却顶住了各种压力,一直坚持回应:“经过请示全国人大、国务院等有关部门……各方都认为上海拍卖私车牌照的做法没有违法。”
  2006年之后,牌照额度价格大涨的局面再度出现。2007年12月,平均中标价达56042元,逼得上海市物价局查处了八家违规汽车经销商——这些企业被指为向消费者散布和传播投标价格信息,抬高中标价。
  为了解决车牌炒作的问题,2008年初,上海又对拍卖办法进行了调整。
  按照政府公布的说法,调整是在借鉴新加坡的汽车额度拍卖体系的基础上,将过去一次投标(在投标过程中只能出价一次)改为多次投标的动态竞价机制。
  在投标网络系统里,投标者能够实时掌握当前整体价位,并且享受到三次修改机会,出价过高者,甚至还将面临系统的“警告”。
  在这之后,适逢金融危机下居民购车意愿的萎缩,“车牌”价格在经历了一年多的低迷后,在2009年中期又踏入上涨轨道,如今又逼向5万元大关。
  2009年以来,上海律师斯伟江、俞智渊等人,又通过申请政府信息公开的方式,就这个问题发起了新的挑战。通过信息公开的程序,律师要求政府公布私车牌照额度拍卖的法律依据。
  讽刺的是,几经辗转之后,他们得到的答复,均是请查看国家已经公布的道路交通安全法,而这却是被法学专家们认为上海方面“违法”的主要依据之一。
  一个多月前,斯伟江向给出上述答复的上海市政府提起行政诉讼,此案目前已被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受理,正待排期开庭。
  与合法性问题类似,如影随形伴随上海“车牌”拍卖的,还有已累积近两百亿拍卖收入的资金流向,这一直是历年来上海“两会”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最热门抨击议题之一。
  拍卖资金流向
  在社会各方压力之下,上海已从市政府新闻发布会或领导发言时不定期口头公布资金收支总账,进步到了市政府网站表格正式发布。
  不过,这种公开程度仍然粗浅和滞后。比如,2008年支出记录,只是简单一句“轨道交通建设费用15亿元,公交专项补贴12.9亿元,轮渡亏损补贴0.3亿元”。而现在上海市政府网站“政府非税收入”一栏里的私车牌照额度拍卖收支账目,还只是“1994-2008年”。
  而在这个基础上,俞智渊对作为这部分收入使用依据的“批准文件”提出了信息公开的申请,并在得到了“国家机密”的答复后,同样向上海市政府提起了行政诉讼。
  尽管这些“纷扰”剪不断理还乱,但不可否认这磕绊前行二十几年的上海“车牌”拍卖,对汽车总量控制确有成效。
  不过,在上述各种压力之下,上海官方两年前就开始公开表态:“车牌”拍卖只是过渡性政策,将随着上海公共交通不断优化完善,整个交通状况有所缓解后,“慢慢淡出”。

来源:  南方周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