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北京堵车问题有目共睹,不需多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北京市政府23日发布治堵新规,笔者不妨介绍点美国做法与大家共享。
从以往的经验来看,笔者觉得,允许私人拼车应该是缓解拥堵的有效途径。
实际上,北京居民居住地非常集中,特别是很多同单位的人住在一起,如果允许拼车,路上的私家车也许就不是减少了一半而是减少了四分之三,这也许是目前最有效的减少交通压力的方法。有人(或者有关部门)也许会问拼车如果出了事故怎么办?会不会带来很多麻烦?麻烦肯定会有,但是这毕竟是小概率事件、相信拼车者也会愿赌服输;同时,可以学习很多美国拼车者,“先小人后君子”,立下拼车字据,出事故后各种费用怎么分摊说清楚,麻烦就不会太大。实际上,在美国,很多时候保险可以负责这类费用。
近年,很多美国单位还鼓励职工在家上班。这些职工基本属于客服、文秘、电脑软件等职务,只需要电脑、电话和传真机无论在哪都可以正常工作。做好了是一种双赢甚至多赢的结果。职工不用浪费时间、金钱去上班还能随时照顾家里(比如照看需要有人看管但基本可以独立活动的孩子),公司也可以节约办公设备和停车位;对于一个社会来说也减少了很多交通压力。
但是以上这些大概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北京的交通问题更主要还是城市职能太过集中造成的。因此,要最终解决问题,一定要全国平衡发展、各地比较平均地分担职能。当然,很多人说,这并不是什么高招,发展中西部已经喊了很多年了。
确实如此!问题不见解决的原因很简单——人往高处走。当中心城市是全地区甚至全国最高处的时候,自然大家都往哪走。因此,在其他地方还没有发展起来以前,空谈把某某单位搬到什么地方去是难以有什么效果的。只有让人觉得离开大城市是“往高处走”的时候不用号召大家就都走了,实际操作就是让到小地方落户的单位、个人觉得有利可图。
在美国,很多时候并非大城市把哪个单位搬走,而是某个小地方把某单位吸引过来:给到达的单位提供低价的地、水电、甚至贷款,有时还有税务优惠,到达单位也要承诺在本地招多少工、发多少工资。为了保证到达单位并非“空手套白狼”,这些优惠需要每年评审,如果某一年在本地招工不力,优惠有可能会减少甚至取消。
当然不少人也许会说,美国和中国不一样,美国小地方也交通发达因此单位愿意去。其实这是一种非常大的误解,目前美国的交通、特别是客运交通已不见得比中国发达很多,中国高速公路里程已经和美国差不多而且路况更好,最大差别来这中国在人口方面的巨大劣势;但这已经可以被远远比美国发达的铁路客运、特别是高铁客运抵消。其实,不少美国的小地方也就仅仅一条高速公路经过却拥有一个世界性大公司。因此,笔者认为,没有太多公司愿意到小地方落户更多是一种心理上的障碍和其他困难。而这些困难,从美国的经验看交通应该是次要因素,至少不太依赖于货运的公司不应该再有太大的交通困难。实际上,笔者多年以来一直认为,在任何一条铁路干线的一个县城都不应该再认为是交通不便,都有孕育一个大公司的交通条件。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