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39|回复: 0

东瀛冷摊寻宝记

发表于 2010-12-24 17:06:1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身居世界高科技的日本,却自叹迂腐。学日语沾了遣唐使的光,靠着汉字还能混饭吃。该背英语时都背了老三篇,外文只剩下了俄文字母,上英国是儿子当翻译,用不着找小秘了。写作依然是手工劳动,日后成了名人遗稿可以拍卖。
又想起了老三届,有说是荒废了青春,断送了一代人;有说是难得磨练人生的好机会,至今感激人生的安排。是耶非耶,怎么说都行,中国人没有是非,只有诡辩。
觅饭之余的派遣是逛博物馆,访旧书店、逛地摊,怀旧嗜古癖到哪也改不了。
那斑驳的古物,发黄的照片,每看到它们我总看看其背面,好像有窥伺症,或者说考据癖。
日本与中国的渊源错综,古的不说,近百年的日中交往的遗物就为数不少散落在冷肆地摊。某次在旧货店竟以2千日元到手了一幅南京汪伪政府主席汪精卫(兆铭)的墨迹,落款是送给日本叫大城户将军的,录的是首唐诗。
太白生青松,亭亭傲霜雪。
不知是想寄喻谁有傲骨,真有点讽刺味道。不过到底是清朝生人,字还有些功力,不似现在名人政要,题字还不如藏拙为好。
汪精卫当年刺杀清朝摄政王载沣,失败被捕,站立不跪,刑讯不答,法场杀死囚令汪精卫陪绑,他镇定自如,若无其事,真是个铁汉子,想不到后半生竟沦为汉奸,史册铸下恶名。汪精卫后来就病死在名古屋医科大学医院,当年我在名古屋一上这医院就想起汪精卫,真神经了。
大城户将军无暇考证,又看到了一本册页,上面题签“雪爪鸿泥”,应是取自苏东坡“人生到处须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的名句,颇有禅味。册页是某次日中要人聚会的签名簿,内中赫然有梁鸿志的签名。梁曾任汪伪政府监察院院长,1946年处决。其余的中日人物亦似有听闻。
满洲国的遗物也常可碰到。郑孝胥、罗振玉、张景惠的遗迹都有。日本人摊主不知道其名,可廉价到手。
偶然归入寒宅的玩物倒不企望升值,静想当年这些风光一时的政要,若能得其只字片纸该何等隆重,何其惶恐,谁想只不过才短短50年就沦落在旧货摊顾客的土足旁,且无人问津,不禁感慨系之。
也不能光捡那些汉奸的破烂。前几天竟翻腾出一张尚小云先生的梅花图。我去的时候已近中午,早晨6点钟神社即开市,此前不知有多少人光顾过,还是日本人不知道其名的缘故。尚小云(1899-1976)是有名的青衣,尚派领袖,与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并称四大名旦。这些艺术家艺术修养广泛,多能画几笔,梅先生即曾拜齐白石为师。
此幅梅花图,笔法倒也无大新奇之处,但是出自尚先生之手,且得自东瀛冷摊,无事展玩,另有意趣。
《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绝影,如露亦如电。”日本人爱说“人生一瞬”。意趣相同。
翻检故纸,遥想这些旧物当年的辉煌,心中有一种怅然之感。轰轰烈烈也罢,平平庸庸更好,终有一日同化尘埃。《三国演义》开首的名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实在是大彻大悟的铭心感受。
偶遇小挫,心情不畅,就翻检旧藏。历史上多大的事件,多大的名人,都被时光无情地淘洗,变成了纸上烟云,最终化为空气。我辈无名小卒,这点小烦小怨,实不足挂怀也。白居易先生晚年笃信佛教,结庐洛阳龙门石窟,其诗颇有禅味:
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
随富随贫且欢乐,不开口笑是痴人。
录之与游子共赏。


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