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芒种来了,小麦就要熟了,布谷鸟来了,衔着六月的季风。
静静地站在一望无际的麦田里,一整世界的金光耀眼,置身其中才能理解土地里埋藏着的希望和麦浪里荡漾着的骄傲。在蓝蓝的天空下,极目远眺波澜壮阔的金色麦浪,不禁让人想起梵高的麦田。风吹麦浪,麦穗们耳鬓厮磨,每种作物都有属于它的声音。麦秆上一粒粒饱满的麦粒,密密匝匝地结成小穗,谦卑地向大地致敬。
白居易有诗:“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到了农历五月就要收割麦子了,记得当时我还在上小学,农村的学校麦收时节都要放麦假的,让学生回家帮助家里收麦子,顺便要去收割完的地里捡漏,开学的时候要把拾到的麦穗交给学校。
  开割的前几日,家家户户都在磨镰刀,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预备工作。“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割麦子实在是辛苦,天还不亮,人们就来到田间地头,大人们和大孩子们是主力军,我们小一点的孩子负责割不小心遗漏掉的。大人们一般割七八行,大孩子们只割三行,就算是这样,常常被大人远远地甩在后面。
  快晌午的时候,刺眼的阳光,酷热的风,还有那放倒麦杆时劈里啪啦的声响,让人感觉随时可能要晕倒,汗水刺眼,也只有这时候,才体现出风的干净和清凉。麦灰钻到衣领里,窜进身体里,整个人奇痒无比。忍不住去挠,越挠越痒,越痒越挠。
  最期待的美好事情莫过于大人禁不住你的哀求,允许你到田间地头的树荫下休息。先是取了水壶,痛痛快快地喝上一肚子凉水,然后往地上一躺,等卖雪糕的小贩骑着自行车转悠过来。车后座上的白色泡沫箱上盖着厚厚的被子,里面全是诱人的雪糕和黑加仑。掏了票子,吃上一根最惬意不过了,黑加仑有点贵是不敢奢望的。
  小时候觉得大人干活不累,不管冰寒酷热,都是早出晚归,后来才知道,其实是辛苦的,只是忍耐对于农民来说,早已成为习惯。农民在身体上是劳累的,但经常能看到他们对生活饱满的热情。 随着乡村振兴,现代农业的发展,传统的农耕模式已退出历史舞台,人们不再为千年农耕之苦的乡愁而愁,割麦子终究留在了痛苦又美好的回忆里。(刘健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