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截至5月20日,甘肃省兰州市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厂已累计运行10年零57天,并累计资源化利用处置餐厨垃圾突破100万吨。
据有关研究机构估算,累计资源化处置的100万吨餐厨垃圾,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26770吨,减少二氧化硫产生量720吨,减少氮氧化物产生量630吨,消纳处理化学需氧量(COD)7230吨,处理氨氮5.6吨,处理氯化物300吨。
兰州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厂采用自主研发的“厌氧消化+好氧堆肥”联合处理工艺,餐厨垃圾处理后产生的生物燃气可以发电供热,也可作为车用燃料和家庭燃料;餐厨废弃油脂经深加工成生物柴油;沼液部分进行微生物复合肥和土壤调理剂的生产;固体废渣进行有机肥生产;每个生产环节的废料都成为了下一个生产环节的原料,最大限度地将餐厨废弃物经过加工处理变成三类五种资源化产品,重新回到了生产或消费环节,通过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处理和循环利用,达到“零排放、零污染”目标,真正实现了“吃干榨尽”。
兰州市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项目成为全国第一个被列入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餐厨垃圾处置项目,城市餐厨垃圾资源再生利用“兰州模式”被甘肃省列入示范推广的循环经济“七大模式”之一。基于此,兰州市成为全国第一批餐厨垃圾试点城市,并于2016年首批通过国家试点城市验收。这套先进经验模式,主要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一是政府主导,系统规划,出台了兰州市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从政策制定、政府分工、垃圾处理费的拨付等方面确保项目实施有章可依,保障了项目的正常运行。二是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由企业按市场化运作,支持新工艺技术研发创新和资源化产品开发,将餐厨废弃物变废为宝、全部“吃干榨尽”,实现了零排放。三是社会共治,将餐厨废弃物收运处置与食品经营许可证办理及日常监管相结合,多部门联合执法,结合群众监督,打击非法收运和养殖,通过信息化等技术手段实现了对餐厨废弃物产生、收运、处置、循环利用的全程监管,做到应收尽收,避免了“地沟油”重上餐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