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161|回复: 0

以智能制造打入全球高精尖市场

发表于 2021-5-28 17:04:0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整洁宽阔的车间上,一台台机床正有条不紊地运转,基本不需要工人干预。在广东国泰达鸣精密机件有限公司(下称“国泰达鸣”)的生产线上,各类精密制造零件正以24小时不间断的发货方式,被送往全球各地。
  自2014年在黄江落户,国泰达鸣就不断加大研发技术投入,以提升生产工艺、改善生产效能。2015年至2019年,国泰达鸣投入6000多万元进行智能制造自动化设备研发,占同期营业额8%,先后取得32个实用新型专利。
  “被认定为规模以上企业,未来,公司将有望享受一系列优惠政策,可以投入更多资金到新产品、新技术研发中去。”该公司总经理徐学伟表示,2020年国泰达鸣正式达到升规标准,发展也开始步入快速道。
今年,国泰达鸣新增一个注塑车间和一个表面处理车间,实现增资扩产。图为新增的注塑车间。受访者供图
   “小升规”水到渠成
  “黄江位于广州、深圳之间,交通便利,加上当时裕元正在招商引资,有很多优惠政策,所以就来了。”徐学伟说,2014年东莞正处于制造业的低谷期,当时的裕元工业园非常冷清,原来的鞋厂大多搬走了。尽管如此,国泰达鸣还是抓住政策红利,买下了原本属于裕元集团的厂房,占地面积33907平方米。
  2014年来到黄江后,国泰达鸣在精密零件研发、生产上的步伐便不曾停止,公司一直处于稳步发展状态。但在去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作为产业链上游配件加工生产商的国泰达鸣深受影响。
  政府在民营企业遇到困难时积极作为、靠前服务,是营造优质营商环境、共建融洽新型政商关系、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
  走访企业时,黄江镇政府得知了国泰达鸣的难处。随后,黄江镇政府有关负责人和相关部门对国泰达鸣进行了多次走访调研,并在申报国家高企、税收减免、用工就业、生产和供应防疫重点物资等方面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与企业共渡难关。
  “税收减免让利、强势撑企,黄江镇政府的一系列举措,为我们企业复工复产注入了强劲动能。”徐学伟说。2020年,国泰达鸣同比仍保持了4%—5%的利润率上涨,在疫情背景下取得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
  2020年,该公司达到升规标准,这对于企业来说,意味着经营状态良好,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升规后企业的融资能力也会相应提升,不仅能全面提升生产、管理水平,还将获得全新的发展空间。
  从2014年企业落户黄江,到2019年荣获国家和省级“高新科技企业”称号,再到去年实现“升规”,回忆起国泰达鸣的“升规路”,徐学伟表示,企业对未来有更长远的考虑,在技术优先的战略定位下,不断去谋划企业规模化、高端化发展。“因此,企业能够实现‘升规’,其实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到2024年营业额将达4.5亿元
  进入国泰达鸣的生产车间,可以看到车间内整洁而宽阔,一台台机床整齐摆放,正有条不紊地运转。“今年订单早已排满,我们也早在年初九便复工复产,开足马力赶订单。”徐学伟表示,目前,企业一直在发布招聘信息,吸纳新劳动力,以满足来自全球的庞大订单需求。
  精密制造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必须投入大量资金,提升技术水平,才能在市场上拥有立足之地。国泰达鸣订单的火爆现象,实际是市场对其精密制造产品的认可。
  凭借过硬的产品品质,国泰达鸣已在市场站稳了脚跟,闯出了自己的名堂。在完成企业上规的阶段性目标后,国泰达鸣也必须迎来更高质量的发展。“随着工业化的深入,小企业如果不转型升级,不规模化、集团化,就可能被淘汰。”暨南大学教授胡刚表示。
  坚持技术创新的根本,全面加强内功修炼,在“专精特新”发展路上走到底,这是国泰达鸣给出的答案。“只有掌握了产品的核心开发原理,才不会让客户中途‘跑掉’。”徐学伟介绍,作为精密制造企业,国泰达鸣一直将研发部门摆在企业发展的核心位置,企业升规以后,也必然将延续过去对产品研发的重视与投入。
  自2014年在黄江落户以来,国泰达鸣在研发技术上的投入不断加大,以提升生产工艺、改善生产效能。其中,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与产品的精密度,2015年至2019年,国泰达鸣投入6000多万元进行智能制造自动化设备的研发,占同期营业额8%,涵盖铝合金轮廓控制数控系统研究、多工序无拆卸铣床技术研究等十几种研究方向,先后取得了32个实用新型专利。
  “有了一流技术,还需要高端设备。”徐学伟直言,精密制造应该向精密“智造”转变,好的产品也需要精雕细琢。但要实现批量的优质产出,必须有高端的设备支撑。
  目前,国泰达鸣已从瑞士、德国、日本等工业发达的国家,引进各类先进数控加工机台及自动化设备1000多台,高精度检测仪器80台,实现每天产量高达上百万件。
  “只有一步步把基础打好,把风险降到最低,才能稳健实现永续经营。”徐学伟说。国泰达鸣计划在未来4年时间内,往后每年增长5000万元,到2024年营业额达到4.5亿元,实现规模与效益“倍增”。
  积极布局新兴产业
  虽然订单源源不断地“送上门”,但徐学伟却有了新的顾虑:进入2021年,整个精密制造产业链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甚至成倍上涨。“原有订单的利润率正在大幅下降。”
  危机也是转机。近年来,无人配送、智能家居等智能制造产业的兴起,为精密制造市场带来了更宽广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黄江政府针对小微企业的政策持续释放出来,全面加强了政策扶持和指导服务,支持企业“小升规”发展,为其营造出良好的生存和成长空间。
  5月21日,在东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商大会上,了解到东莞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上的新举措、新布局,徐学伟更加坚定了企业布局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东莞尤其是黄江在智能制造产业上营造了良好环境,在产业风口下,我们不能让市场找上门了再去研究,更要积极地探索、研发下一代产品,为未知的市场去做准备。”
  如今的国泰达鸣,正致力于打入高精尖市场,一方面大力承接海外客户的订单业务,另一方面积极开拓国内本土市场。
  为了实现企业产品生产、组装的一体化管理,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今年,国泰达鸣已增设一个注塑车间和表面处理车间,进一步扩大企业生产规模,实现增资扩产。“以往,我们产品必须送去外地组装,现在我们能够在厂内实现产业链的一条龙生产。”
  目前,国泰达鸣已与国内外一些知名企业达成合作,小批量研发相关的高尖端精密制造产品,类型覆盖涉及无人配送、智能家居、无人机等先进制造行业及高新科技行业,未来有望为黄江经济发展注入更大动力。“如果顺利的话,我们预计将在下半年对新的智能产品进行量产,进一步拓宽新市场。”徐学伟说。
  专家点评
    深圳市简单管理教育学院院长冯祯祥:
    应进一步
    优化现场管理
  国泰达鸣技术力量雄厚,产品市场前景广阔,在同行业中享有良好的信誉和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完成“小升规”后,该公司获得较好的发展条件,产品订单增加。
  为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该公司总经理徐学伟对公司经营管理过程进行了全面疏理,重点对生产效率、生产品质和生产成本控制进行优化提升。这很有必要,事实证明对经营管理进行优化提升效果非常明显。
  为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国泰达呜今后可以考虑进一步优化现场管理,减少无效工序,降低人力成本,改善工艺流程,降低物料消耗,协调“小批量多品种”换线,实现均衡生产。同时,以盈利能力为导向,裁剪过度管理,优化过程控制。在条件成熟时,公司应引入卓越绩效模式,澄清岗位目标,明确考核标准,做好绩效应用,增强企业活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