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764|回复: 0

“公益+市场”让工人文化宫焕新归来

发表于 2021-5-29 10:16:1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职工群众需求多元化,是新时代的显著特征之一。工人文化宫过去笼统、单一的活动方式显然不能满足职工群众的个性化需求,必须探索新的方式。
《工人日报》报道,江西省进贤县总工会积极探索通过“公益+市场”的运行机制,让工人文化宫的服务不断“扩容”,以满足职工多元化需求。如今,工人文化宫不仅是全县职工开展文化活动、提高素质的重要阵地,更是职工业余学习、活动的“网红”打卡地。
一座县城的工人文化宫能够搞得如此红火,关键在于创新了运行机制。
众所周知,工人文化宫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在许多城市地处中心,甚至成为地标。实行市场经济初期,由于经费“断奶”,方向不明,工人文化宫也曾一度衰落,以致场地出租甚至转手,变成“大卖场”。职工群众感叹,工人文化宫既没有了工人,也失去了文化。
经济社会转型,出现某些曲折可以理解,重要的是如何适应新的历史条件,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人文化宫如何建设与运营,成为各地工会共同的课题。令人欣喜的是,现在,工人文化宫已经纳入政府公共文化建设和财政扶持的“大盘子”,党和政府以及社会的支持已经不是主要问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工人文化宫的上级工会如何组织运营,或者说,如何使文化宫真正成为新时代职工群众的“学校和乐园”。
说工人文化宫“公益+市场”的运行机制是一种创新,首先在于它是把“公益”放在第一位的。工人文化宫是工会的阵地,工会是为职工群众服务的,服务可以有偿,但绝非为了盈利。“+市场”的目的不仅是使工会资产运营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而且最终还是更好地为职工群众服务。这其中就包括通过市场化运作,满足职工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职工群众需求多元化,是新时代的显著特征之一。工人文化宫过去笼统、单一的活动方式显然不能满足职工群众的个性化需求,必须探索新的方式。进贤县工人文化宫的实践是,在功能布局上,不仅配备群众性的各种文体活动场地,而且开设文化展厅、朗读亭、职工艺文院、婚庆礼堂、单身青年职工联谊交友平台等针对性强的服务项目;在运营方式上,不仅有职工办事厅、职工维权调解中心提供相关服务,既盘活了文化宫的闲置场地,又帮助职工解决了很多难题,而且通过购买社会服务,引进专业团队,开展多种培训,打造高质量服务平台满足职工多元需求。同时,吸纳各类社会组织形成服务职工合力,包括与县妇联联合打造家政培训基地,与团县委合作开办职工子女活动中心,做到优势互补、各取所需,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有效提高工会服务效能。如此丰富多彩的服务内容,的确能够使工人文化宫成为职工接受培训教育的“大学校”、提升技能素养的“新舞台”、丰富精神文化的“好乐园”。
进贤县工会表示,“我们将继续主动去发现、了解甚至培养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创新‘文化宫+’服务内容,通过这块阵地尽可能满足职工多元化的需求。”这句话中的“主动去发现、了解甚至培养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没有切身体验和深入思考很难表述到位,真正做到更不容易,值得更多的工会工作者去实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