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896|回复: 0

董明月:生命中的四季

发表于 2021-6-1 08:56:1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生命中总有一些记忆埋在我们心底,尽管时光飞逝,它们也不会因此而淡了色彩,褪了芬芳,反而在时间的冲洗下愈加鲜亮,成为温暖我们前进路上的光。

  翻开记忆的相册,一幅幅老照片在脑海浮现,那是童年的四季,亦是姥爷在我生命中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倘若清代诗人高鼎在“草长莺飞二月天”看到的是“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的孩童,那姥爷家小院西北一隅便是“忙看草莓花开未”的我。姥爷在院子西北角种上一隅草莓,放学后的我,总是会跑去看看草莓的“成长进程”,花开、花落、结果、果熟的整个过程都被我探了个究竟。每次一进院子,姥爷总是会在一旁打趣道:“那个等着吃草莓的小馋猫又来了。”也是从这院落的西北一隅加上外公的讲解,在我五六岁的意识里,有了植物生长的大致概念,那个春天的记忆里弥漫着草莓味的气息……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姥爷家有一条长长的巷弄,夏日晚饭时,总会搬一张“八仙桌”,几个小马扎,一家人坐在巷弄里吃饭,一阵穿堂风拂过,顿时消了酷暑。抬头看看夜空,那时的星星格外闪烁。姥爷给我讲了太多关于星星的故事,那时的我,每次找到北斗七星都会激动地指给大家看。童年的乐趣之一就是去听姥爷说星星的故事,那一份份璀璨的记忆留存在心底,渐渐生根、发芽,开出一树繁花。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如果抛却唐代诗人宋之问那份贬谪的悲凉意,桂子从广寒宫落,一定有几颗刚好落在姥爷家早秋的小院里。在桂花盛开的时节,清风徐来,应着秋日的温情与金桂的清香,此时的我少不了的一项“大工程”,便是收集姥爷早已铺好的垫布上的落花,时常还要与表哥比赛看谁在规定时间内收集得多,而姥爷总是边看报纸边给我们当裁判员进行倒计时。

  “千门万户運(運(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大概是冬日里最夺目的节点了。儿时的年味分外浓郁,一进腊月我们就开始盼年,除了买新衣,买“窜天猴”、“滴滴金”,最让我期待的便是与姥爷合作写春联。裁红纸、洗毛笔是我比较拿手的,磨墨是最有意思的,一边小心翼翼尝试着,一边听姥爷讲着里面的学问。当时年纪太小,都是似懂非懂,只能磨上几下,就让姥爷看看能不能蘸着写字了。姥爷完成后,我就会用毛笔蘸着剩余的墨汁,自己在红纸上也来一副“大作”,但每次鼻尖上、手心里都沾上“墨宝”。

  没有想到的是,我连握毛笔的姿势都还没有矫正,姥爷就在第二年的寒冬永远离开了我们,那年我8岁。

  童年对于姥爷的记忆,一直停留在他是一位爱看报、听京剧的慈祥长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听身边的长辈提起,才渐渐知道姥爷是一位兢兢业业为村里奉献二十余载的老书记。村里的公路、石拱桥、山上的人工林,都是姥爷那一辈村干部,用一锄、一锨、一铲建成的,从村里通往镇上的盘山公路,也是老一辈连续数日带着干粮劳动,一锄一锨修建的。常听妈妈提起,村里东家有什么难事儿,西家有什么纠纷都会去找姥爷说道说道,姥爷总是会耐心地给大家“说和说和”。这些时常听到的有关姥爷的故事,在姥爷离开我们的日子里,渐渐充填了他在我心目中的形象。

  姥爷去世几年后,村里有一项种植黄金梨树的工程,村民们在村东土地上种树之际,正是春日花开时节。有几位村民知道姥爷生前爱花,特意在墓前栽种了两棵梨树表示纪念。这件事,深深触动了我,原来,奉献过就会被记得,就会被百姓记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