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工人日报
      一米八的个头,略显青涩的笑容,一个标志性的翻皮小本儿,随时插着一支笔的口袋……这就是同事们对李汇洋的第一印象。
25岁的李汇洋是郑州动车段郑州南动车所临修组的一名动车组机械师,参加工作短短4年来,他就凭借在技能竞赛、故障处理等方面的突出贡献,将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技术能手”称号、全国铁道青年岗位能手、“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众多荣誉收入囊中,成为单位冉冉升起的“技术新星”。
面对同事们的赞扬与请教,李汇洋总是会从口袋掏出翻得起皮的便筏本儿,谦虚地说:“其实我学技术,就只有华山一条道——勤学苦练,只要肯多积累、多总结,再复杂的技术也能拿下。”
学技练功,成为“技术尖兵”
“动车组是一个高度集成的庞大系统,与之对应的动车组机械师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的工种,这就需要大家‘十八般技艺样样精通’。”第一天到单位上班,“学技练功”就镌刻在了李汇洋的脑海里。
2017年,李汇洋大学毕业后,来到铁路。当时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新引进大批动车组,迫切需要动车检修技术人才。单位安排劳模创新工作室负责人路飞担任李汇洋的师傅,教授他动车组各类检修技术。
路飞安排李汇洋先从基础理论、逻辑电路等理论课本开始看起,一项一项学习各类检修技能。一段时间后,李汇洋顺利掌握了理论教材上的全部内容,来到现场作业阶段。
第一次站在动车组面前,李汇洋就遭遇了“拦路虎”,更换动车组制动闸片时,去除销栓后,固定卡扣却怎么都打不开。动车组检修作业环环相扣,一个流程耽误就有可能影响动车组正常上线运行,李汇洋急得满头大汗,关键时刻,师傅路飞及时赶到,只见他手持螺丝刀灵活探入卡扣缝隙,发力瞬间,卡扣应声打开,制动闸片得以顺利更换,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李汇洋看得目瞪口呆。
从那一刻起,李汇洋认识到:自己在书本上学的东西仅仅是个皮毛,想要闯出名堂,就必须在现场作业中锤炼操作技能。从此以后,他随身携带一个小便筏本,对每次作业后的心得经验进行详细记录。
白天,他在现场进行实操作业,晚上,他翻开理论课本对白天出现的问题进行提炼总结。总结越深入,白天工作起来就越顺畅,他越觉得动车检修技术既复杂又有趣,那段时间,他被这股趣味吸引,常常学习到深夜。
功到事不难,在2018年全路动车组机械师职业技能竞赛中,李汇洋凭借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检修技术一鸣惊人,一举夺得单车检查单项第一名的桂冠。此后几年,李汇洋的身影频频出现在各类技能竞赛的领奖台上,成为单位炙手可热的“技术尖兵”。
更换赛道主动请缨检修任务
2020年4月,首批“复兴号”动车组即将配属郑州铁路局集团公司,郑州动车段作为集团公司唯一的动车组检修运用单位,肩负着护航“复兴号”安全运行的千斤重任。作为技术骨干的李汇洋,也主动请缨担任首批“复兴号”检修任务。
“‘和谐号’与‘复兴号’内部结构差异巨大,‘更换赛道’就意味着要将以前的检修经验全部推翻重来,而且我们在前期培训阶段没有实车,只能在新车型到来前先钻研理论课本与作业指导书。”李汇洋说,新车型全新的电路逻辑和全新的检修模式让他好一阵摸索。
4月12日首批复兴号动车组正式配属,18日就要正式上线运行,留给李汇洋他们的时间只有6天。他们必须用短短6天时间,将全新的检修理论在实车上进行验证,确保“复兴号”按时安全上线。
“‘复兴号’动车组结构先进、系统高度集成,要在短时间内熟悉结构并掌握检修技术,不下一番硬功夫是不行的。”六天时间,李汇洋没日没夜地泡在检修库,全身心地投入到新车型检修技术验证工作中去。
4月18日晚,当首列“复兴号”动车组顺利完成首次值乘任务缓缓驶入检修库时,李汇洋终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他们终于顺利攻克新车型检修技术,为“复兴号”的安全运行打下了坚实基础。
日积月累 突破更多故障
动车组机械师的工作就是对动车组车下走行部、车内电气设施、车顶高压系统等关键部件进行检查和试验,观察有无电状态下动车组各系统运行状况,并对故障部件进行处理,整个过程需要用到气动、机械、电力、网络等多学科技能。
其实,对于动车组机械师来说,处理各类高度集成的动车组故障,一直是个不小的难题。
2020年,李汇洋主动向故障处理这个“硬山头”发起冲锋。每次处理故障时,他都将动车组各部位关键数据做好详细记录,并在下班后翻阅大量的技术资料,认真对比同类故障中的细小参数差异,多角度、多学科分析该型故障的解决方法,力求从处理单个故障入手,到触类旁通地解决一类故障。
“当时就觉得总结越多,技术上就会得越多;总结越多,处理故障就越顺手。”李汇洋回忆,那段时间自己养成了随身携带一支笔和一个便筏本的习惯,工作间隙就赶紧将数据与心得进行记录与总结,便筏本记了一本又一本,皮质的外皮还常常被翻得起了皮,大家也常拿他打趣:看见这个翻皮小本,李汇洋就不远了。
随着记满的便筏本一本本累积的,还有李汇洋不断增长的技术。2021年1月,李汇洋顺利通过单位招聘,成为专攻动车组疑难杂症的临修组一员。
到更高技术水平的平台上,李汇洋更加斗志满满:“下一步,我准备对动车组‘疑难杂症’进行全学科系统总结,让大家作业再方便一点,让动车组运行再安全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