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2|回复: 0

熊孩子拍打银幕,爸妈当时去哪里了

发表于 2021-6-1 14:45:5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钱江晚报
胡欣红

近日,又一则“熊孩子拍坏银幕”的消息,引发舆论关注。

据央视新闻报道,5月29日,河南洛阳某影院工作人员通过监控发现,一个孩子在电影放映期间用手触碰和拍打银幕,造成银幕损坏。影院方与监护人进行沟通,对方认为影院也有一定责任,未能做到一对一跟顾客告知银幕是不可以拍打的。经理表示,金属荧幕受到外力破坏后无法修复,只能换新,费用在1.5万到1.8万元。而影厅停场,单厅一天票房损失也有3000到4000元。

近年来,熊孩子损坏银幕的事情时有发生。2020年国庆期间,海口一孩子观影时踢坏影厅银幕,一度引发热议。事后经协商,孩子家长赔偿了2万多元。今年五一期间,东莞有孩子踢坏了影院18万元巨幕,整个过程中并无家长上前阻止,影院不得已只好报警处理。

殷鉴不远,竟又发生孩子拍打银幕的事情,公众纷纷谴责当事家长管教失职,理应赔偿影院损失。而当事家长关于“影院未能做到一对一告知也有一定责任”的说法,也令舆论哗然。

不能损害他人财产和公共财产,是一个众所周知的行为准则。试想,如果影院工作人员只要看到有人带着孩子,就要强调一次不能拍打银幕,那些被莫名其妙“警告”的家长心中会有多大阴影?这不是假设了他的孩子行为不端吗?

正常情况下,孩子走到银幕前,家长一般都及时阻止。这个孩子拍打银幕半小时,其家长的纵容可见一斑。作为监护人,没有及时制止孩子的不良行为,又用牵强的理由推脱责任,这样的“熊家长”真该好好反思了。

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熊”是孩子的天性之一,“熊”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为没有引导和教育,孩子放肆地“熊”。天性并非个性,顺其自然并非任其自然,对于孩子身上的良莠并存,父母需要去芜存菁。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而不是一味地纵容。纯真的孩子之所以变成令人头疼的“熊孩子”,其背后往往都站着“熊家长”。有的父母把孩子干的坏事当做小事,以“他(她)只是一个孩子”为由进行辩解。无底线的纵容、无理由的宽容,很容易催生“小魔王”“小霸王”,最后必然会反噬家庭。现实中,熊孩子由“恶作剧”升级为犯罪的教训数不胜数。

把孩子养育好,是父母的责任。没有无缘无故的好孩子,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熊孩子。身为家长,引导孩子明白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才是真正的教养之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