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工人日报 |
5月30日,青岛市胶州市胶西街道小行村正在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花样馒头专项能力鉴定考试。120多名农民工经过严格的考核和专业老师的评定,考试合格的考生将发放专项能力等级证书。此次考试是胶州市总工会工友创业联盟助力乡村振兴建设,将职工夜校开到村级工会,助农民工脱贫致富的一个缩影。 |
自2020年开始,胶州市总工会根据青岛市委市政府、青岛市总工会助力乡村振兴的具体要求,成立了工友创业联盟,并成立了有劳模和农业技师等人员组成的乡村振兴辅导队伍,结合每个村的实际情况,率先在青岛市成立了现代家庭服务业工会联合会和乡村振兴技能提升夜校,并在胶州范围内展开培训,在多个村级工会建立农民技能提升夜校。不用出家门,就可以免费学习技能成为了现实。 |
夜校结合目前农民工技能现实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还提供就业创业指导。胶西小行村一名妇女通过学习技能,在胶州市总工会工友创业联盟、胶州市阳光大姐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的帮助下成立了家政公司,月收入超过7000多元; 胶北后寨村王少芬通过夜校学习月嫂、育婴师、家政等技能,目前已经入职华凯月嫂家政公司,月工资超过了4500元。 |
阳光大姐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校长李振华表示,在村一级工会开办农民工夜校,是推动乡村振兴发展、脱贫攻坚的重大创举,对群众的思想引领、技能培训、产业发展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要针对农民工不同需求办好有特色的的农民工夜校,从建好培训基地、完善培训机制、提升实操实效入手,采取因人施教、因需施教、因地施教,探索农民工教育培训模式和方法创新,帮助他们尽快实现增收致富。 |
技能夜校不仅提升了工会创业联盟服务工作形象,更重要的是让群众切实体会到工会给他们生活带来的变化,已经成为“工会服务”零距离的阵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