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回复: 0

许雄文的匠心之道

发表于 2021-6-1 21:43:3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工人日报
        数年来,他凭借着过硬的技术和突出的贡献,先后获得“河南省百名技术英杰”、河南省总工会“师带徒”先进技术创新能手、“漯河市五一劳动奖章”、河南中烟首届“金叶工匠”、河南中烟“五好师傅”等荣誉; “深藏若虚”是很多人在接触过他后最强烈的感受;在他看来,无论何时,苦干实干都不过时……他就是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漯河卷烟厂制丝部创新工作室负责人许雄文。
  1994年,许雄文从河南科技学院机电专业毕业,进入漯河厂制丝车间从事机械维修工作。那时候的他,一天到晚乐此不疲地捧着图纸围着设备打转,留心观察、细心钻研,统计、分析设备故障点,调整日常点检的频次和周期,使得设备生产的效率得到明显提升。
  作为车间设备管理员,许雄文对设备管理的关键点、薄弱点了然于胸。在他的努力和带领下,车间构建了以维修工点检、精密点检、维修工段巡检、车间周期性专家诊断为主线的“四级联控”预知性维修模式,成功将主机设备故障停机率降到0.01%以下,为生产保供提供了有力保障。
  经过扎根一线的深耕细作,短短几年许雄文便有3项科学技术成果通过河南省科学技术厅鉴定,并先后在国家级刊物发表论著、论文20余篇。2011年,也正是凭着爱学习、能吃苦、善钻研的工匠品质,他顺利通过了行业烟机设备修理工(制丝)高级技师鉴定。
  为更好地传承技能、发挥作用,在厂工会的组织下,车间成立了许雄文创新工作室,作为工作室负责人的他理所应当担任起了“导师”的角色。
  “雄文老师,再给我们讲讲切丝机的工作原理吧!”一批又一批的新员工带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走进车间,面对一张张稚嫩的面孔,许雄文以车间现场为课堂,以设备知识为教材,一路讲解、一路比划,遇到大家感兴趣的地方,就停下脚步一起深入探讨,他总是把复杂的问题说得通俗易懂,博学强识又细心周到的他给新员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成了他们日后奋进的榜样。
  除了言传,还有身教,几十年来,他雷打不动地保持着每天学习两个小时的习惯,在求知进取的道路上深耕不懈,不仅顺利拿下了本科学历,还高分通过中级经济师考试。
  有人好奇地问他,有无数荣誉“傍身”,成果“加持”,都快退休了为何还这么拼命呢?他总说“活到老学到老嘛,工作一天就要多学一天的知识,多学点才能更好地教大家啊。”
  在他无形的感染与带动下,员工们参与学历、技术技能提升的热情进一步增强,车间进取氛围十分浓厚。
  2019年,黄金叶杯烟机技能比武大赛拉开序幕,许雄文主动请缨当起了“教练”,舍弃无数个人休息时间,带领徒弟不分昼夜地训练,一招一式地传,手把手地教,经常弯腰俯下身来指导操作,将自己的技能倾囊相授,最终徒弟不负众望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除此之外,他还积极倡导员工从身边的“小”处着手,在改进中创新。在他的带领下,车间技术人员参与技术革新项目达108项,多次获得公司级一、二、三等奖,许雄文创新工作室也先后培养出3名技师、32名高级操作工和高级维修工。
  匠心之道在专注、在创新、在传承,在许雄文的从业生涯中,长久不变的刻苦钻研是他的精神底色,与时俱进的创新攻关是他的执着追求,而倾囊相授的奉献贯穿他职业生活的始终……积微成著方能守正致远,这就是许雄文的匠心之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