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从今年3月开始,江西全面推广了基层干部及亲属享受低保备案登记制度,凡享受低保的基层干部及其亲属,重新由村(居)委会进行评议,符合条件的张榜公示,不符合条件的立即取消低保资格。江西共对3万余名基层干部亲属进行备案登记,取消不符合条件的干部亲属低保资格7000余人。(12月27日《新华网》)
基层干部及亲属享受低保备案登记制度的推广,竟然查出了不符合条件但却享受低保的干部亲属7000余人,这说明新的备案登记制度发挥了有效作用,但是,这样的一个数字却让人感到震惊——竟然有20%的享受低保的干部亲属在骗取低保!
对于那些生活困难的低保户来说,每月不多的低保金无异于救命钱,抢占低保户的低保金就是在“谋财”,“谋”救命的“财”则无异于“害命”!因此,对这些“谋财害命”的假低保户,不能止于取消其低保资格,收回已经发放的低保金,更应予以相应的惩罚,让其为自己的贪婪付出代价。
当骗取低保金的过程中有权力的介入其中或者暗中给力时,其性质也就大为不同了,不仅是骗,更是在抢。真正的低保户往往属于社会的最弱势群体,他们没有机会与拥有公权力的人结亲,更无力与动用公权力与其争夺资源的人对抗,但他们却不得不承受公权力被滥用带来的不良后果。
被取消低保资格的干部亲属们应该受到惩罚,而更应该受到惩罚的,是那些在他们成为“低保户”的过程中给力的干部们。如果这些干部们得不到惩罚,只要有机会,他们还会用自己贪婪的手揩各种各样的油。而且,连微薄的低保金都不放过的人,会有公仆意识吗?他们会对群众付出爱心吗?
有如此多的不符合条件的干部家属享受了低保保障,不仅意味着这些涉入其中的干部出现了问题,更说明低保制度本身存在很大的漏洞。村(居)委会评议、张榜公示等方式确实可以起到减少假低保户的作用,但公示过程中群众质疑的声音能否被重视,这些零零碎碎的方法能否形成长效机制,时间久了会不会又沦为一种形式,都还是未知数。堵住制度上的漏洞,仍然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张楠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