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67|回复: 0

惊人!千古之谜破解:和氏璧其实是颗大钻石

发表于 2010-12-28 12:53:3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和氏璧,是妇孺皆知的传说久远的中华国宝,而与和氏璧相关的历史故事如“和氏献璧”、“价值连城”、“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等,在已经过去的2000多年时间里,感动了千千万万华夏子孙。然而,和氏璧同时还是一个谜。

也就是这个千古之谜,挑战着古往今来无数学者的智商,他们根据自己的研究“百家争鸣”,给出了和氏璧的材质是“月光石”、“拉长石”、“绿松石”、“碧玉”、“蓝田玉”、“玛瑙”、“独山玉”等观点,甚至近年来还出现了“翡翠说”。近日,中科院王春云博士倾25年之心血写就的《破解国魂和氏璧之谜:历史篇》和《破解国魂和氏璧之谜:宝玉篇》面世。记者有幸拜读后,感觉这两本合理解释了和氏璧之谜的科学著作更像是破解千古历史之谜的侦探小说,也是中小学生都能看得懂的科普图书。

解璧之说

“拉长石说”:就“拉长石说”而言,先后有湖北省地矿局工程师郝用威先生(1986年)、浙江宝玉石研究所袁奎荣教授(2001年)宣布破解和氏璧材质之谜

“和田玉说”:先后有2002年的“玉石之路”科学考察活动、2008年北京奥运会所用的金镶玉奖牌设计活动组织者支持“和田玉说”

“独山玉说”:先后有南阳市委宣传部在2008年央视《探寻和氏璧》节目中、中国地质科学院退休研究员赵光赞先生于2010年初在《宝玉石周刊》撰文支持“独山玉说”

另外,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08年以颁发“实用新型专利证书”的方式将河北邯郸杨清藻工艺师设计的中空玉环认证为“和氏璧”作品


扬名千古的名璧竟是超级大钻?

通过挖掘与和氏璧有关的全部历史文献证据,王春云建立了一个个科学严密的证据链条。的确,也只有依靠这些证据链条,才可能在进行详细的矿物学和宝石学解释的基础上,通过“假设——验证”和“样本——归纳”的逻辑论证方法来构筑一个个逻辑体系,求解和氏璧玉璞、形状、硬度、颜色、光性、瑕疵、宝玉属性、玉石分类地位、价值、大小、稀有性、专名性和是否经过琢磨等十三个肢命题,并在这十三个肢命题都得到求解的基础上,最终得出主命题——和氏璧宝玉材质的最可能的研究结论。

经过评判证据和论证命题,王博士最终确定和氏璧是一颗超级大钻,一颗千古美钻。这一研究成果为王博士在2004年开创的金刚石历史溯源研究增添了新的活生生的史料,为探讨中国金刚石作为国家财富收藏的历史和金刚石被开发利用的历史提供了新的思路,更为在中国湖北、河南和陕西省区寻找次生金刚石提供了新的关键线索。虽然如此,王博士对于《韩非子》记载中只有两个字描述的“楚山”地望也无法完全解释,这个千古之谜还在等待一位后世智者来彻底破解。

对王春云博士对和氏璧的全新阐释,谢先德院士做了如是评价:“我们必须承认,在目前学术界所能获取的历史文献证据条件下,在当前所能建立的逻辑论证体系中,王博士关于和氏璧为一颗超级大钻的学术研究结论看来还是有相当依据的,也是最有可能的。书虽然是学术著作,但非常科普化,估计有兴趣的中小学生都能看得懂。”

xinhuawa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